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723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雅丹地貌

【答案】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2. 生态幅

【答案】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生存范围,在这里生物生产发育得最好。各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根据耐受范围的宽广或狭小,把生物分为广生态幅生物和狭生态幅生物。

3. 人为土

【答案】由于耕种、灌溉、施肥等活动,使原有土壤的成土过程加速或延缓,或逆转,形成了有别于同一地带或地区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原有的土壤仅作为成土母质或埋藏土而存在,其形态和性质有重大改变,这类土壤称为人为土。

4. 水位

【答案】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水位高低是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流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影响流量、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水位变化,如流水侵蚀或堆积作用造成河床下降或上升。

5. 生态平衡

【答案】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出的稳定状态。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逐渐趋于相对稳定少变,这种自然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或自然平衡。

6. 洪积扇

【答案】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洪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分散和下渗、水量减少、流速减缓,动能降低,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状的扇形堆积体。

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

二、简答题

7.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哪些? 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1)生物适应性定义: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与其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互相统一、彼此适合的现象。这种适应对于保证生物生长、发育和传留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①植物方面,深入土壤的根系,直立于地面上的茎枝和形状扁平、面幅广阔的叶子,都是植物竭尽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体现。仙人掌叶子退化成针刺,减少水分蒸腾,肥厚的肉质茎贮存大量水分以适应炎热的气候条件。

②动物方面,许多动物借助于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躲避捕食者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就是最好的例子。

(3)适应性的产生:

这些适应,都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自然演化的结果。

8. 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答案】(1)自然地理学

以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

(2)研究任务

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9. 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和其水资源利用异同点及原因。

【答案】(1)我国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将河流分为:

①东北型河流,包括东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

②华北型河流,包括辽河、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

③华南型河流,包括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浙、闽、粤沿海及台湾省各河及除西江上游以外的珠江流域大部分;

④西南型河流,包括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及云贵高原的河流;⑤西北型河流,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发源于高山的河流;

⑥内蒙古型河流

⑦青藏高原型河流。这种分类方式反映各类型河流的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黄河属于华北型河流,其主要特征是:

①每年有两次汛峰,两次枯水,3-4月间因上游积雪消融和河冰解冻形成春汛,但不及东北型河流显著。

②夏汛出现于6月下旬至9月,和雨期相符合,径流系数5%~20%,夏汛与春汛间有明显枯水期,有些河流甚至断流,造成春季严重缺水现象。

③雨季多暴雨,洪水猛烈而径流变幅大,如黄河陕县站最大流量与枯水期流量之比为110:1。

(3)长江属于华南型河流,其特征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有充沛的雨量作为河水主要来源,径流系数超过50%,汛期早,流量大。

②雨季长,汛期也长,5~6月有梅汛,7~8月出现台风汛。

③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出现在台风季节,当台风影响减弱时,雨量减小,径流量亦减小,可发生秋旱。

10.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以及固、液体杂质。

(1)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是指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氯、二氧化碳等。

①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②丰富的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③二氧化碳的存在是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

④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2)水汽

水汽主要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水汽能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过程中释放和吸收热量。

(3)固、液体杂质

固、液体杂质易使水汽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但也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11.何谓海(洋)流? 大洋中的洋流与大气环流有何关系? 叙述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答案】(1)海(洋)流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