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2中国古代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之《西方美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朱光潜曾说“艺术化的人生”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艺术化的人生”

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的自由和解砍的追求,既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主旋律”,又是他的美育思想的梭心。他在《谈美》一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化”,认为离开人生,美和艺术都无从谈起。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而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所以,没有人的参与,美就无从产生。同样,“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不仅如此,美和艺术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弥补人生的缺陷,使人超越自然的限制和实际人生的牵绊,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实现生存的艺术化。可见,美和艺术说到底是为人生的,离开人生,美和艺术的价值也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重视美育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的突出特色,人生的艺术化则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

(2)“艺术化的人生”的内涵

在朱光潜的美育理论当中,“人生的艺术化”蕴涵舂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首先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丰富的人是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善于领略人生世相的新鮮有趣,也能够创造庄严伟大的生活。

②“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超脱化

朱光潜认为,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有超脱的人生态度。如果人们无法摆脱实用功利的束缚,把世界摆在一定距离之外去看,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的意义。

③“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看人生的道德化

朱光潜指出,真正的艺术家:对待作品从不随便,而是极其严肃认真。他们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沥血,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如王荆公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前后改了十几次才最终选定“绿”字。与艺术家相类,善于生活者对生活也非常认真。他们把过一世生活当成做一篇好文章,尽重追求完美,决不让尘芥妨碍了整个生命的和谐完满。

④“人生的艺术化”还意味看人生的完满化

正如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完整的有机体,艺术化的人生也必须是完满的、和谐的。朱光潜受康德、席勒等人影响,认为“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2. 简述莱辛在美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并分析《拉奥孔》中的“诗画界线”。

【答案】(1)莱辛在美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通过他的名著《拉奥孔》,他指出诗和画的界限,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文克尔曼的古典艺术特点在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了美学中人本主义的理想。

通过他的《文学书简》和《汉堡剧评》,和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狄德罗互相呼应,建立了市民戏剧的理论和一般文学的现实主义的理论。

(2)《拉奥孔》诗和画的界限

①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从具体例证抽绎出关于诗和造形艺术的基本原则。

②莱辛拿雕刻和诗比较,发现一个基本的异点:拉奥孔的激烈的痛苦在诗中尽情表现出来,而在雕刻里却大大地冲淡了。

③莱辛从三个观点来考虑诗画异同问题

a. 从媒介来看

画用颜色和线条为媒介,颜色和线条的各部分是在空间中并列的,是铺在一个平面上的;诗用语言为媒介,语言的各部分是在时间雕刻中先后承续的,是沿舂一条直线发展的。

b. 从题材本身来看

题材有靜止的物体,有流动的动作:而物体各部分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动作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因此画的媒介较适宜于写物体,诗的媒介较适宜写动作。

c. 从观众所用的感官来看

画是通过眼睛来感受的,眼睛可以把很大范围以内的并列事物同时摄入眼帘,所以适宜于感受静止的物阼;诗是通过耳呆来接受的,耳呆在时间的一点上只能听到声音之流中的一点,声音一纵即逝,耳朵对听过的声音只能凭记忆追溯印象,所以不适宜于听并列事物的胪列,即静止物体的描绘,而适宜于听先后承续的事物的发展,即动作的叙述。

④化静为动的三种方法

莱辛并不否认在一定程度上诗也可以描绘物体,诗描绘物体只能通过动作去暗示,只能化静为动,不能罗列一连串的静止的现象。

a. 借动作暗示静态;

b. 借所产生的效果来暗示物体美;

c. 化美为媚。

⑤《拉奥孔》

《拉奥孔》可以说是德国最早的一部最富于吸引力和启发性的美学著作,莱辛善于就具体事例作具体分析,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a. 在他的分析中,他一方面看重各门艺术在题材方面和媒介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更特别看重作品对于观众或听众的心理效果。

b. 这种研究方式对后来资产阶级的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健康的影响。

⑥莱辛的两条斗争阵线

莱辛之所以要严格辨清诗和画的界限,是和他所进行的启蒙运动分不开的。在这里他所进行的是两条阵线的斗争:

a. —条阵线是反对高特雪特所提倡的法国新古典主义;

b. 另一条阵线是反对屈黎西派和文克尔曼的片面的看法。

⑦《拉奥孔》是从文艺摹仿自然一个基本信条出发的。

⑧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过分加以绝对化,因而导致一些不正确的结论。

⑨莱辛在《拉奥孔》里也认臭地讨论了丑。莱辛认为丑须分“无害的”与“有害的”两种。

3. 简述黑格尔对美学的贡献。

【答案】(1)认识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一般社会情况与文艺活动之间的矛盾根源

他认识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一般社会情况与文艺活动之间的矛盾在于个人与社会的脱节,在于主观主义和唯我主义的猖獗,使个人性格中不能体现有理性内容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理想,因此不能具有文艺理想所要求的人物性格的独立自足性与坚强性。他的《美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企图纠正时弊,指出正确方向的。

(2)在美学本身,黑格尔继承康德而对康德进行了切中要害的批判

①康德在《美的分析》里把审美活动看成只是感性活动,认为纯美只关形式,涉及内容意义便破坏了纯美。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就是要驳斥这种风靡一时的形式主义和感性主义,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和理性的内容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②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转变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3)黑格尔把辩证发展的道理应用到美学里,替美学建立了一个历史观点

①他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一般世界情况”来研究,即联系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经济、改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来研究。

②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这种规律的基础,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原则,他还隐约见出艺术与劳动(尽管局限于脑力劳动)的关系,替美学上的实践观点种下了种子。

③他从辩证观点所提出的冲突说对于人物的分析与情节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4. 简述莫里哀对喜剧的贡献。

【答案】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莫里哀对喜剧手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喜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1)善于从人物的性格陋习中制造笑料

莫里哀懂得并不是人物生理上的缺陷使人发笑,而是某种怪癖、某种恶习令人发噱。例如,《太太学堂》中的阿诺耳弗抚养阿涅丝的方式令人感到可恶,因而他的倒雲不会引起我们同情,而只会引起我们嘲笑。但剧中人并不意识到自己可笑,他们生活在脱离实际的困扰中,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