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执勤英语学习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交际能力 交际语言教学 角色扮演法 执勤英语 武警指挥学院

  摘要

摘要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CPAPF),始建于1982年,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部队转来的内卫力量,主要担负国内安全防御任务。武警指挥学院是培养武警军官的军事院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兴起及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武警部队的涉外勤务逐年增多,且种类复杂,情况多变。但是,目前在武警院校执勤英语教学中,低效耗时的传统教学法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有效地培养广大武警官兵的外语交际能力,使其在涉外勤务中能恰当地运用外语处理情况,较好地履行职责,是摆在全体武警院校外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Littlewood (1987)认为,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学习者置身于具体的交际场合中去,让学习者使用所学的语言作为工具来满足他的交际要求。在交际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将学习者置身于接近生活经历的交际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其语言创造性,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Savignon, 1978; Richard and Rodgers, 1986)。本次研究中, 笔者将一种常见的交际活动类型---角色扮演,运用到武警院校的执勤英语教学,并试图借助该方法所创建的接近自然的交际环境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目前,笔者尚未发现角色扮演法在军事院校尤其是在武警院校实施的有效性研究。作为一所军事院校,武警指挥学院的学员与普通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有很大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对角色扮演法在武警院校外语课堂中实施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角色扮演法在武警院校执勤英语教学中实施的有效性。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笔者首先分析了武警指挥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笔者对角色扮演法的理论依据、定义、 构成要素、活动类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 从中获得重要启示。第三部分,基于武警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主要研究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角色扮演法能否提高武警院校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2.如何改进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角色以促进角色扮演法的有效实施? 3.如何设计角色扮演活动使其更能适应武警院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两点假设: 1.角色扮演法能够提高武警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交际动机,增强其自信,降低其交际忧虑度。为了论证假设,笔者以武警北京指挥学院的两个班120名大一学生为被试,对角色扮演法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研究。该研究选用的是含控制组的前后测试的实验设计。实验中,实验班同学接受角色扮演法的英语教学,而在控制班则延续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教学。实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分别对实验班与控制班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口语能力的测试得分进行对比;其次,对比实验班在实施角色扮演法前后的情感调查问卷的情况,目的是调查学生的兴趣,情感及他们的学习技巧是否有所改变。第四部分,笔者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第三部分中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第五部分得出结论:角色扮演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角色扮演法改变和转移了教学关系的轴心,要使角色扮演法能在英语课堂得到有效实施,课程设置必须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事实证明角色扮演法不失为提高武警院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笔者希望其研究成果能在更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得以验证,同时也希望角色扮演法能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