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波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教育行政体制一般是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而建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法律规定所管辖的区域范围来划分,可分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从行使职权的业务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一般权限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专门权限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体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行政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2.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3. 管理现代化
【答案】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二、简答题
4. 教育领导者应当扮演好哪些角色?
【答案】领导者是组织中领导活动的主体。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一个领导者往往担当着多方面的重要角色。领导者必须要扮演好的基本角色如下:
(1)组织发展的引导者
领导者是组织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和导引者,他应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正确的管理思想,他必须能够客观地分析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各种条件,他应善于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组织的发展方向,并通过种种领导方法和管理手段,来影响组织成员,引导他们去认识组织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同组织的发展方向,共同参与规划组织的未来,共同制定既符合社会要求,又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奋斗目标和组织发展的具体规划。
(2)组织运行的指挥者
领导者是组织成员的主心骨,是组织运行的总指挥。在组织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确定之后,在组织实施既定目标和规划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配置,要对组织活动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统筹,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规划的达成。至于领导者如何扮演好指挥者的角色,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曾提出过八点意见:对自己的员工要有深入的了解; 淘汰没有工作能力的人; 深入了解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协定; 领导作出良好榜样; 对组织进行定期检查; 会议与报告的利用; 不要在工作细节上耗费精力; 使员工保持团结、积极、创新的效忠精神。虽然法约尔的上述见解是20世纪初提出的,但是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仍颇具参考价值。
(3)组织沟通的促进者
沟通是确立组织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应当成为组织沟通的促进者,应当通过建立各种制度、运用各种形式加强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保证组织中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从而使组织内部思想更为统一,分工合作更为协调,组织活动更为有效。同时,领导者还应推进组织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地将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成绩等信息传递给公众,并促使组织成员了解社会对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组织示范者
教育是一项培育人的事业,因此,教育组织领导者在担当组织发展的导引者、组织运行的指挥者和组织沟通的促进者三种基木领导者角色的同时,还必须担当起组织示范者的角色,在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方面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楷模。
5. 简述学校管理计划的作用。
【答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明确计划的含义及特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学校管理计划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
(l )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下作进行组织和安排,合理配置现有的管理资源,使学校管理活动得以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
(2)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决策。计划和决策是紧密不可分的,有人甚至认为,计划工作基本上是抉择工作,只是在发现有一个可供抉择的行为过程时,才一会提出计划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计划工作基本上是作决策。
(3)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选择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法。学校管理方法是指为完成学校管理任务所采取的措施、途径和手段。方法本身具有目的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既要考虑到计划的目的和仟务,也要考虑到计划的对象、内容和条件。即:计划的方向、对一象、内容、条件与方法的目的、选择和灵活运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形成学校管理上作检查的标准。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的起点,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状态的描述、设想,因而也是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学校管理工作是否进行顺利、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关键看其计划是否实现。因此,计划也就成为了衡量学校管理上作好坏的标准。这也是计划的鲜明方向性特点所决定的,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6. 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问的职权划分等构成。以下是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
(1)集权制与分权制
①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在教育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突出代表是法国。
②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完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在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
③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又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b. 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权力保留在地方,还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下级机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权力过于分散,会带来对教育事业在领导与管理上的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致造成教育发展上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2)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
①首长负责制是指由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和责任,由一人承担的制度。或者说,是由一个人负责从上级那里承担任务,向上级汇报工作并全权指挥下级和处理下级请示的问题的制度。
②合议制就指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由集体承担的制度。或者一说一个集团中凡重大事项需经集体协商,才能作出决定的制度。
③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首长负责制的优点在于,教育行政领导与管理的责任明确,职权集中,便于统一指挥,效率较高。其弊端是,教育行政职权集于一身,易出现独揽大权、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教育行政效率又往往受制于首长个人的知识能力。
b. 教育行政上的委员会制的主要长处在于,在决策上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分工合作,集体承担,既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又可避免一人滥用职权。其缺点是决策人多,易出现议而难决的问题,使决策过程变长变慢,降低行政效率。
(3)完整制与分离制
①完整制是指凡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一个机关的各构成单位所受上级的指挥监督,完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