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 布鲁纳
B. 桑代克
C. 奥苏伯尔
D. 罗杰斯
【答案】D
2. “临床叙述(对偶故事)法”是( )的实验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A. 皮亚杰
B. 科尔伯格
C. 斯陶布
D. 班杜拉和麦克唐纳
【答案】A
3. 奥苏伯尔提出的迁移理论认为( )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A. 学习中的共同要素
B. 对学习情境中一切关系的顿悟
C. 对学习活动中共同原理的概括
D. 学生的认知结构
【答案】D
4. 概念是用( )来表示的。
A. 语言
B. 词和词组
C. 言语命题
D. 句子
【答案】B
5. 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的结合方式可将概念划分为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
A. 具体概念
B. 初级概念
。 )
C. 关系概念
D. 日常概念
【答案】C
6.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 原型定向
B. 操作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答案】C
7. 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
A. 摇头
B. 系鞋带
C. 心算
D 作文
【考点】运动技能。
【答案】B
【解析】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骑自行车、系鞋带等技能。心算、作文属于心智技能。摇头不属于技能。要好好对比,书写和心算的不同,看似很像,但却一个是运动技能,一个是心智技能。因此,答案选B 。
8.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 尝试错误的过程
B. 建立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 进行操作而使反应与刺激建立联结的过程
【答案】B
9. ( )根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方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答案】C
10.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 )。
A.40%
B.50%
C.70%
D.100%
【答案】B
二、简答题
1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案】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应该有一定的培训重点,同时还要分阶段练习。
(1)强调心智技能培训重点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一种心智技能,往往是许多心智动作构成的。如果构成这一心智技能的某些动作成分,主体在其他心智技能的学习中己经形成,则这些动作成分就可以在心智水平上直接迁移,而不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如果在某种心智技能中,有些动作成分是主体己掌握的,有些是未曾掌握的,那就必须针对那些新的动作成分进行分段练习,同时在培训工作中还必须注意做好新旧动作问的组合关系的指导。
(2)分阶段进行练习
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在培养工作方面,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对学习任务缺乏自觉的学习需要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而自觉的学习需要的产生往往同对学习任务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体验分不开。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识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而,在主体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为此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研究表明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