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机制

  摘要


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自1999年开始、2004年以新机制运行至今的国家助学贷款,其覆盖面过窄、额度偏少和指向集中等不平衡性日益暴露。另据调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学生还贷期限较短;贷款利率单一;风险补偿金不尽合理;一些地方政府对相关政策执行不力;一些高校没有完全落实账户转移;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淡薄。
分析主要问题的成因,一是政府、银行、高校等各有关方面尚未对国家助学贷款达成完全一致的认同,二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目标与银行的企业化目标难以一致,三是助学贷款制度本身尚需完善,目前还存在着贷款发放对象和发放额度标准模糊、贴息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备、缺少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制度等。
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成功做法,学习我国江苏省等地的模式创新,总结西南交通大学的典型经验,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首先,政府要承担起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责任,构建国家助学贷款的长效运行机制,包括进一步健全贷款管理机制、建立助学贷款的利率浮动机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建立担保和国家再担保体系以及风险担保基金、建立政策性的教育发展银行;同时,在总结推广现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既要总结推广江苏省信用保险助学贷款的经验,又要继续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尤其要整合社会资源,进行模式创新;在管理模式上可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除了由政府、银行、学校负责相关的管理以外,还可以让社会其他部门或机构参与助学贷款的管理回收,并且要加强助学贷款立法,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其次,经办银行应简化贷款手续,加大信贷力度;尽可能的细化助学贷款的种类、标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性的利率和补贴政策,从而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再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科学管理,制定更为科学的贫困生衡量标准;建立和完善贷款学生信息统计系统和监测系统;加大违约处罚力度,全力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另外,高校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全面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贷款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