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成本会计学(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计算对象

【答案】成本计算对象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 也就是成本的承担者。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生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另一方面, 成本计算是为成本管理提供资料的, 因此采用什么方法, 提供哪些资料, 要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

在确定企业的成本计算对象, 必须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 同时考虑生产经营的特点和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从生产工艺过程特点看, 单步骤生产:生产工艺不可间断, 必须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多步骤连续加工式生产:应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 既按步骤又按品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多步骤装配式生产:因零部件无独立的核算意义, 不需按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 而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从产品生产组织特点看, 大量生产:连续不断的生产相同产品, 只能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大批生产:可视具体情况, 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单件、小批生产:一批产品一般可同时完工, 可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

综上所述, 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是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 是构成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因而也是区别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2. 成本会计的任务

【答案】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的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具体说来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2)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努力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

(3)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4)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开展成本分析

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二、简答题

3.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案】为了加强成本审核、控制,正确、及时地计算成本,企业应做好以下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4. 对比分步法中各种半成品成本(或费用)结转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说明如何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确定所采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答案】(1)逐步结转分步法,又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①特点

a. 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中。

b. 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②优点

a.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企业产成品及其各步骤的半成品,为分析和考核企业产

品成本计划和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正确计算半成品销售成本提供了资料。

b. 能为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生产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c. 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能全面反映各步骤完工产品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水平,有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可以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满足企业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及其水平的需要,而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③缺点:核算工作比较复杂,核算工作的及时性也较差。

(2)平行结转分步法

①特点

a. 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b. 各步骤之间不结转半成品成本。

c. 为了计算各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必须将每一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划分为耗用于产成品部分和尚未最后制成的在产品部分。

d. 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该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②优点

a. 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从而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b. 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省去了大量烦琐的计算工作。

③缺点

a. 不能全面地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的水平,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

b. 半成品实物转移与费用结转脱节,因而不能为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如果企业的半成品既用来销售,又用来下一步骤的生产,则应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如果仅用于内部生产,不要求提供半成品的成本资料,则应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5. 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答案】根据作业成本法费用分配的原理,可知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为:

(1)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

(2)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费用;

(3)将各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计算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6. 作业成本分析与传统成本分析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答案】作业成本分析与传统成本分析方法相比,其优点在于将使企业从简单地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转向作业分析,包括分析作业的增值性,分析和控制各项作业的效率和效益,而不是简单地分析和控制各项费用的节约或超支。这不仅大大拓宽了成本分析和控制的视野,也有效地丰富了成本控制的内容,显著增强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说,按作业成本原理应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作业成本差异,可以避免传统成本方法的粗放型弊端。

7. 企业成本计算方法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

【答案】(1)影响因素

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分配。成本核算方法应和一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影响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有企业的工艺特点、生产组织要求以及管理要求等。

(2)①企业的工艺特点主要有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单步骤生产工艺过程不能中断,不能分散在不同的工作地点,因此通常采用品种法。而多步骤生产则由若干个生产步骤组成,过程可以中断,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生产,多采用分步法核算。

②根据生产组织特点分为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大批大量生产是指不断重复或轮番生产一种或几种品种相同的产品,小批单件生产指不重复或很少重复的生产。单小批生产一般采用分批法核算。

③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要求也影响着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例如定额法要求企业有一套完整的定额管理制度,分步法一般要求企业采用二级成本核算,只有具备相应的管理条件和水平才能有效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