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成本会计(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

【答案】(1)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担负的最低固定成本支出,其支出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也被称为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做出的判断。

(3)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的主要区别在于管理的决策能否改变其数额。约束性固定成本与整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是企业经营业务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具有很大程度的约束性。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很难做出重大的改变,所以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受企业长期经营决策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降低该类固定成本,只有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产量入手。而酌量性固定成本一般都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斟酌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承担能力,对这类固定成本项目是否需要増减,或者完全停止支出,分别做出决策。因此,要想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有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从而减少这部分成本的绝对额。

2. 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答案】(1)含义:逐步结转分步法就是为了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在这种分步法下, 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 要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 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品成本明细账中, 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 又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 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分项结转法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可以较直接、准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便于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但是, 这种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 而且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 不便于进行完工产品成本分析。因此, 这种结转方法一般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别提供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资料, 但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品成本的企业。

二、简答题

3.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答案】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实际工作中,一个企业可能有若干个车间,一个车间也可能生产若干种产品,这些车间或产品的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并不一定相同,因而在一个企业或车间中,就有可能同时应用几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2)即使是一种产品,在该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各种半成品和各个成本项目之间,它们的生产类型或管理要求也不一定相同,因而在一种产品的成本计算中,也有可能将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4. 简述定额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答案】(1)定额法的主要特点

①将事先制定的产品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②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③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2)定额法的计算程序

①定额成本的计算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必须首先制定产品的原材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并根据各项消耗定额和原材料的计划单价、计划直接人工费用率(计划每小时直接人工费用)或计件工资单价、计划制造费用率(计划每小时制造费用)等资料,计算产品的各项费用定额和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

②脱离定额的差异计算

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即脱离定额的差异需要计算出来。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的核算。

③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计算

④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5. 什么是成本性态?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说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所有特点。

【答案】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又被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①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如广告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策。

②约束性固定成本也叫经营能力成本,它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等。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①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些支出的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②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6.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分配程序以及优缺点如何?

【答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通常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