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位分委员会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做75%的差别阈限? 它有什么优点?

【答案】(1)75%的差别阈限

75%的差别闭限是指当要求被试只作两类回答时,只有50%次能与标准刺激区分的比较刺激,实际上是不能与标准刺激区分的比较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就取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因为它处在50%次与100%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之间的中点; 同理,取2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差别阈限为1/2(上限一

,求得的差别阈限称为75%的差别阈限。下限)。

(2)75%的差别阈限的优点

在采用恒定刺激法对差别阈限测量时,如果要求被试对于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的关系做两类

,50%对应的刺激的强度并不符合差别阈限的定义。这个刺激强度表示的意义是判断(大或者小)

被试50%的次数判断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长,且50%的次数判断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短。那么,被试无法区分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实际上,差别阈限是有差别和无差别的分界。因此,按照差别阈限的定义,在恒定刺激法两类回答测量差别阈限时,75%和25%的次数对应的刺激值分别为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长和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短的差别阈限。

2. Searle 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Searle 是以研究意识著称的美国语言哲学家,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说明,即使通过Turing 检验也不一定说明计算机能思维。

(1)J R Searle于1980年在他发表的著名文章《心理,脑与程序》中把人工智能分为“强”的和“弱”的两种。根据弱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计算机在研究心灵方面的主要价值是提供了十分得力的工具。但是,根据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计算机不仅是研究心灵的工具,而且具备恰当程序的计算机本身就是心灵,此时,计算机实际上就有了理解力以及其他的认识状态。在强人工智能里,由于输入了程序的计算机具有认识状态,因此,程序不仅仅只是测试心理学解释的工具,程序本身就是解释。Searle 以他描绘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赞成弱的人工智能,而向强人工智能提出挑战。

(2)中文屋剧情的思想实验是:设想你就是剧情中的主要角色。你一个人被锁在一间屋子里,经过门上的一道缝隙你得到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两个汉字。你不懂汉字,因此看起来这两个汉字像是复杂的天书。在屋子里有一堆写着汉字的卡片。你也有一些用英语(你懂英语)写的说明书,告诉你怎样把从门缝得到的符号去匹配屋子里已有卡片上的符号(指汉字)。你是根据英语说明书所描绘的独特的模式与形状去进行匹配的,然后你把正确的符号卡片从一堆卡片中挑出来,

从门缝扔出门外。这样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不断重复,逐渐地你正确挑选符号的过程也就会进行得相当快。

(3)用人工智能的语言来描述,屋子外面的人(他把中文符号输入屋子里)是计算机的使用者,你则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输入屋子里的中文符号是问题,由屋子里扔出来的符号是答案,英语说明书就是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的使用者(他是懂汉字的中国人)来说,你似乎能理解中文,因为你给出的答案是恰当的。实际上,你给出的答案同一个懂汉字的中国人给出的答案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如果你想象你自己在剧情中,你就会清楚地了解,你并不懂汉字。你所做的一切只是遵循英语说明的某些规则行事。

Searle 认为在Turing 检验中训算机使用人的语言作出反应的能力并不足以证明计算机能(4)

理解。Turing 检验是行为主义与操作主义性质的检验,它只注意最后的结果,而不涉及思维的过程。

3. 部分报告法比整体报告法有哪些优点?

【答案】部分报告法和整体报告法是研究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的两种研究方法。

(1)部分报告法和整体报告法的含义

,是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后把所看到的刺激全部报告出来,以此①全部报告法(整体报告法)

来研究被试的感觉记忆容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②部分报告法,是要求被试在全部刺激呈现后,根据主试要求随机只报告所有刺激中的一部分,以此来研究被试的感觉记忆容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2)部分报告法与整体报告法相比,它的优点是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①感觉记忆的特点是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小经注意的刺激立即遗忘。采用整体报告法时,由于要求被试报告呈现的所有刺激,因此,大部分信息在被试尚未来得及报告时就从感觉记忆中消退了。

②部分报告法中,被试根据主试要求随机只报告所有刺激中的一部分。既然是随机的,被试肯定是先记住全部刺激,然后只说其中一部分,从而节省了报告的时间,使被试的瞬间记忆呈现的更加准确。经过部分报告法的测定,人类的瞬时记忆容量其实是很大的,刺激呈现的一瞬间几乎所有刺激都进入了瞬时记忆。

4. 怎样研究记忆中的抑制过程?

【答案】记忆过程中的抑制会导致信息的遗忘。在此研究领域中应用最广的两个范式是定向遗忘和提取诱发遗忘。

(1)定向遗忘

定向遗忘也称有意遗忘,是指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是一种有效控制意识内容的方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有两种:单字方式和字表方式。

①单字方式

先呈现一个项目,被试按照实验任务要求对之进行编码加工,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出现指示语,告诉被试这个项目是需要记住的还是需要遗忘的,一定间隔之后呈现下一个项目。

②字表方式

,两部分材料字表方式的实验过程:将一组学习材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分别呈现。有两种实验条件:

a.R (remember )实验条件,指示被试对前半部分材料(记忆项)和后半部分材料(记忆项)都进行记忆;

b.F (forget )实验条件,指示被试对前半部分材料(遗忘项)进行遗忘,而对后半部分材料(记忆项)进行记忆呈现完毕后,让被试按照要求对所有项目进行自由回忆。

(1)提取诱发遗忘

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由Anderson 等人首先提出,是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时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提取诱发遗忘的一般范式为:

①学习阶段

安排被试学习类词对,以; 类别名称一一样例”的形式呈现,如“fruit-apple ”等。

②提取练习

a. 从全部类别中选择出一半,再从这些类别所组成的“类别名称一一样例”词对中各选择出一半用做线索提取,形式仍然是向被试呈现词对,但其中的样例单词只给出前而的两个字母,如“fruit-ap ”等。要求被试根据这些线索回忆出完整的样例单词。

b. 通过这项实验安排,所有学习材料可被分成三大类:

第一,做过提取练习的词对,记为Rp+;

第二,与Rp+属于相同类别但样例未做过提取练习的词对,记为Rp ;

第三,类别与样例都没有做过提取的词对,记为Nrp 。

③干扰阶段

相关材料(与所欲提取的项目属于同一类别的词对)会对所要提取的材料产生暂时的干扰。 ④回忆测验

给出全部类别名称,要求被试回忆出在学习阶段见到的所有样例单词。

5. 是否存在单个的特征觉察器皮层细胞?

【答案】不存在单个的特征觉察器皮层细胞。

单个的特征觉察器皮层细胞的假设是以皮层细胞孤立进行活动为前提的。对任何复杂的刺激物,大多数皮层细胞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反应。而且,即使皮层细胞数目巨大,但比起视觉环境中数不清的特征、细节和物体,要把一个皮层细胞分配给一个特征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某一特殊知觉是由一组相同的皮层细胞所支持,那么细胞的死亡(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就会造成某种特殊知觉的缺失,这样的推测明显与事实不符。因此,不存在单个的特征觉察器皮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