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中学地理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育,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意识,教学模式

  摘要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教育变革。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的重点和目标,而发展形象思维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本文将最新发展的思维理论和思维方法与基础地理教育相结合,从地理学特点、素质教育要求和促进全脑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促进形象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出四个具有地理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并开展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和效果检验,为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传统教育和地理教育现状以及脑科学研究成果引出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研究,论述了本项目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对形象思维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系统地探讨,着眼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论述了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方法和意义。第三部分,从地理课程的特点、思维模式和地理教育目标出发,开发出四个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模式,分别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生活实践四个角度选取案例,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对各种模式进行具体的说明。第四部分为实践效果检验,根据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应用准实验研究方法,从地理兴趣水平、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方法、创新意识四方面出发,对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测评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①从科学思维出发,左脑专于逻辑思维,右脑长于形象思维,在开发左脑的同时,需将两种思维有机结合,使左右脑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②从课程的特点出发,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空间性、综合性特点,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⑧教育理论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是课程教学论研究的核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学科特点、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开发出适合各分支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内核,又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大幅提高教学效果,且可操作性强。④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⑤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探索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合作、探究、发现,将表象综合分析,从熟视的平常的现象中获取新发现,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又可实现地理新课标所强调的“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⑥教学实践证明:发展形象思维不光是小学阶段的特例,在初中特别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一年中,对根据教育理论、思维科学、学科特点相结合总结开发的促进形象思维发展的四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并在准实验研究中的前测、后测对照中发现,通过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并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在提高地理兴趣水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提高、创新意识的深化和提高上,都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地理素质的提升,这也是新一轮国家地理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