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大学商学院0215企业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冲突? 冲突与竟争有什么不同?
【答案】(1)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后。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冲突和竟争不同
①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
②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如果双方都能从他们的竞争结果中获益,那么竞争就不大可能变为冲突。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这种区别表明,要想防止竞争演化为冲突,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消除共同介入的机会。
2. 什么是角色? 群体中的角色表现有哪几种?
【答案】角色是指每一成员在群体中所表现出的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群体成员有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
(1)自我中心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是指成员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这类人包括:
①阻碍者。指那些总是在群体通往目标的道路上设置障碍的人;
②寻求认可者。指那些努力表现个人的成绩,以引起群体注意的人;
③支配者。这类人试图驾驭别人,操纵所有事务,也不顾及对群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④逃避者。这类人对群体漠不关心,似乎自己与群体毫无关系,不做贡献; 等等。研究表明,这些角色表现对群体绩效带来消极作用,造成绩效下降。
(2)任务角色
任务角色的表现有:
①建议者。指那些给群体提建议、出谋划策的人;
②信息加工者。指为群体收集有用信息的人;
③总结者。指为群体整理、综合有关信息,为群体目标服务的人;
④评价者。帮助群体检验有关方案、筛选最佳决策的人。
(3)维护角色
维护角色的表现有:
①鼓励者。指热心赞赏他人对群体的贡献的人;
②协调者。指解决群体内冲突的人;
③折中者。协调不同意见,帮助群体成员制定大家都能接受的中庸决策的人;
④监督者。指保证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动寡言的人,而压制支配者。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起积极作用。每一个群体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要始终维持自己的整体。而成员的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的作用正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的。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问有正比关系。
二、简答题
3. 如何应用职权和知识相结合原则?
【答案】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职能人员和专家具有一些必要的职权,以便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为组织服务。为了实现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可将职能部门的功能加以扩大,扩大的方法有3种。
(1)强制性磋商
为了使下一级的直线指挥人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上能和职能部门加以磋商,上级直线指挥人员可授权某一职能部门,即让下级直线人员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事先和该部门商量,否则不予商谈和批准,以加强职能人员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2)赞同性职权
如果上级直线指挥人员希望职能人员和专家能有更多的影响力,他可以要求下级主管在采取行动之前,不仅必须征求职能部门的意见,而且必须获得职能部门的同意。职能部门或专家具有否决权,如职工晋级、提升要得到企业的人事和劳动部门的同意。这种赞同性职权的出现,能使有关的专家有机会纠正直线指挥人员的一些错误,避免灾祸和损失。
(3)功能性职权
功能性职权,是指上级直线指挥人员将某一方面的权力完全下授给某1职能部门,该部门可直接行使直线指挥人员的权力,向下级直线人员下达命令,其效力和上级主管相同。功能性职权在理论上是希望专家们在他们的领域内握有实权,而打破一般组织中直线指挥人员和职能人员的界限。但是,过多的功能性职权将破坏命令统一的原则。
总之,要保证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则要对直线指挥人员应强调尊重专业知识,尊重科学,考虑长远。对职能人员应强调尊重权力,重视管理,讲究经济效益。双方都应当认识相互争权必然会损害组织利益,只有知识和权力结合,直线人员和职能人员结合才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先天决定的生理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因素。人的部分人格特质是基因编码决定的。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人格形成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构成外在压力的因素包括:成长的文
化背景,旱年的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范,其他方面的经历等。文化所建构的规范、态度和价值观的稳定流传,对人格的养成有显著影响。
(3)情境因素
情境也和遗传和环境一样对人格的影响起着一定的作用。尽管个体的人格是稳定的、持久的,但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所改变。
由此可见,在人格的形成中,遗传等先天生理素质建构了人格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是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实践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在具体情境中,个体的潜能取决于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亦即个体人格会发生一定改变。
5. 专制一民主一放任自流式领导作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关于领导作风的研究最早是山心理学家勒温进行的,他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工作作风对下属群体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存在着了种极端的领导工作作风,即专制作风、民主作风和放任自流作风。
(1)专制作风
具有专制作风的领导人,是指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的领导人。具体的特点是: ①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意见,所有的决策都由领导者自己决定。
②从不把任何消息告诉下级,下级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而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 ③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与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
④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
⑤领导者很少参加群体的社会活动,与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2)民主作风
具有民主作风的领导人,是指那些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人。他们使每个人做出自觉的有计划的努力,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其特点如下:
①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的鼓励和协作下由群体讨论而决定,而不是由领导单独决定的。政策是领导者和其下级共同智慧的结晶。
②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
③对下属的工作,不安排得那么具体,个人有相当大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与灵活性。
④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谈话时多使用商量、建议和请求的口气,下命令仅占5%左右。
⑤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3)放任自流作风
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是指工作事先凭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完全给予个人,一切悉听自便,毫无规章制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