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 2
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 .... 8
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 .. 17
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 .. 25
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 .. 32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冲突? 冲突与竟争有什么不同?
【答案】(1)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后。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冲突和竟争不同
①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
②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如果双方都能从他们的竞争结果中获益,那么竞争就不大可能变为冲突。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这种区别表明,要想防止竞争演化为冲突,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消除共同介入的机会。
2. 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 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
【答案】规范是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1)群体规范的功能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①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规范越能被群体成员所一致接受,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群体也越团结
②评价准则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因此,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 ③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群体规范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这种群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对某种行为的共同评论意见。当某些成员的行为举止与群体规范相矛盾时,多数成员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这种行为做出一致的判断或批评。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共同意见,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使其不至于违反群体规范。
④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沦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而,群体规范具有行为矫正的功能。
(2)群体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应强化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而削弱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阿尔文. 赞德提出一套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指导原则。
①强化群体的规范遵循的原则
a. 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b. 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
c. 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
d. 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 e. 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②削弱群体的规范的手段
a. 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b. 与志同道合的成员讨论你的观点和计划,与他们建立联合阵线;
c. 防止内部分歧;
d. 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e. 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二、简答题
3. 双因素理论有哪些优缺点? 我们如何借鉴,
【答案】(1)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优点
①双因素理论表明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以后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能够提高。
②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
③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才、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2)双因素理论的缺点
①赫兹伯格调查取样的数量和对象缺乏代表性。
②赫兹伯格在调查时,问卷的方法和题目有缺陷。
a. 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十客观的条件或他人身上是人们一般的心理状态,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在他的问题上无法反映出来。
b. 赫兹伯格没有使用满意尺度的概念。
③赫兹伯格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的联系,而实际上满意并不等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④赫兹伯格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是不妥的。实际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联系并可以互相转化。保健因素也能够产生满意,激励因素也
能够产生不满意。
(3)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①在实施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
②当前,我国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工资和奖金井不仅仅是保健因素,如果运用恰当,也表现出显著的激励作用,关键在于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办法。如果发放方法不当,那么工资和奖金最多是一种保健因素,即可以消除不满,但不能产生满意。
③应注意激励深度问题。上级的赏识、荣誉感和成就感的满足,使当事人得到深刻的激励,因为它来自工作本身,被称为内在激励。而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的改善,属于工作的外部条件的改进,即使有一些激励作用,也缺乏深度,持续时间也短暂,这被称为外在激励。 ④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4. 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适用什么情祝?
【答案】在进行组织设计或改革的时候,要对组织设计的原则加以认真地研究。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包括层级原则、管理跨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责权一致原则、适当授权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执行与监督分离原则、精简与效率原则等。
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主要适用于那些从事重复的、稳定的例行工作的组织。
5. 有哪些强化的种类?
【答案】强化的类型包括
(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①正强化。是指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正强化小仅包括奖金,还包括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
②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负强化的办法也有很多,如批评、处分、降级等,甚至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2)根据强化的方式,可以把强化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隙强化。
①连续强化是对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都给予强化;
②间隙强化则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间隙强化还可按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间隙强化按反应比例又可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动比例强化。 不同的强化形式所起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虽然每种强化方式所引起的效果不是绝对的,但却说明在进行强化时,不仅要注意强化的刺激内容,也要注意强化的方式。
6. 什么是组织变革? 什么是组织发展? 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1)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 以适应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