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846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2. 边际产量

【答案】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 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

这样,在某一产量上的边际产量,就是该产量相对于总产量曲线上一点的斜率。

3. 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生产可能性

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 和Y 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

图表示。

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中曲线PP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X 商品和Y 商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 位于曲线左边的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 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的生产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 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 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4. 寡头市场

【答案】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这少数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由此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给,对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控制。寡头市场基本特点是:①厂商数极少,新厂商加入该行业比较困难; ②产品既可同质,也可存在差别,厂商之间同样存在激烈竞争; ③厂商之间也相互依存,在作出决策时必须考虑该决策对对手的影响和对手的反应; ④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反应是独立的,很难预测。

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又更接近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二、简答题

5. 用逆向归纳法确定上面的“娱蛤博弈”的结果。在该博弈中,第1步是A 决策:如果A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1, B 得到支付0,如果A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2步,由B 做决策。此时,如果B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0,B 得到支付2,如果B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3步,又由A 做决策……如此等等,直到最后,博弈进入到第9999步,由A 做决策。此时,如果A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9999,B 得到支付0; 如果A 决定继续博弈,则A 得到支付0, B 得到支付10000。

【答案】采用逆向归纳法可确定“娱蛤博弈”的结果是A 在第1步的决策就是结束博弈,此时A 得到支付1, B 得到支付0。

(1)考虑第9999步A 的决策,此时A 肯定会选择结束博弈,因为A 如果选择结束博弈就能得到支付9999,而继续博弈得到的支付为0。于是,我们可以把该博弈中最后一条水平线段删除,因为不可能会有这一步。

(2)考虑第9998步B 的决策。此时B 也肯定会结束博弈,结束博弈B 可以得到9998,否则只

能得到0,同样,我们可以把该博弈中倒数第_条水平线段以及他后面的最后一条垂直线段也删除。

(3)采用逆向归纳法,依此类推,这样倒推的结果是,仟何一个人在轮到自己决策时都会决定结束博弈。因此,整个博弈的结果是:在第一步,A 就决定结束博弈,于是,A 得到1, B 得到0。

6. 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应和收入效应? 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答案】(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2)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进行解释

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十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

,并将这种随着物品价格上升(下降),需求量反而增加(减少)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芬难题”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