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每年都会有超过900万的学生参加高考,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衡量高考生表现良好的重要指标:学业成就,也深受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在对高考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是他们最主要的精神压力源,也会对学业成就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高考生学业压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作为其中的核心概念也越来越被人重视,它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遭遇压力和困境的情境下反应特征或过程上的差异,关于心理弹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高考生的抗压能力以及提高学业成就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以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中学生学习压力源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采取整班抽样共得到715名高三学生作为被试,来考察高考生学业压力以及心理弹性的一般状况,采用高考生进入高三的入学考试成绩以及最近一次重大考试的成绩共两次成绩作为学业成就的具体指标加以探讨,并对学业压力、心理弹性以及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最终构建心理弹性对学业压力和学业成就的具体路径模型。研究还对36名高考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信息来丰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因素是高考生心理弹性的重要预测指标,作为其保护性因素而存在的;(2)学业压力和心理弹性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则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心理弹性各维度在学业压力和学业成绩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不能做平行等效解释,目标与志向在竞争压力、任务要求压力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家庭平等自主、学校社会积极参与以及同伴亲密关系在挫折压力和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亲戚关怀、自我觉察、同伴亲密关系以及家庭高期望则在期望压力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心理弹性在学业压力与学业成就之间所起到的作用,丰富了心理弹性的理论成果,并为心理弹性各个维度在两者之间起的关系提供了大量具体的量化数据,这都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高考生心理弹性水平,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