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估

关键词:心理资本,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调查法

  摘要


开展素质教育以来,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当前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心理素质的概念不清晰、培养方法缺乏有效操作性、缺乏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使得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入平台期。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心理学的发展逐渐趋于积极性、连续性,不仅只是着眼于人类的心理疾病,而更多的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如此背景下,要求我们摆脱传统的“以心理问题咨询为主”的方式,关注和提高学生的积极品质和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学生心理素质评估的新思路,即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开发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方法。

依照研究思路,本研究编制了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工具,即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量表。经过题项编制、初测筛选和再测检验,得到正式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结构也较为合理。

利用自编量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1)在整体状况上,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其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在3.88-4.58之间,各维度得分有高到低依次是自我调节、宽容饶恕、情绪认知、情绪识别、乐观倾向、自我效能、感恩倾向。(2)在性别因素上,除了感恩倾向维度上女生得分略低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在情绪识别(p=0.048)和乐观倾向(p=0.033)上,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女生>男生)。(3)在年级因素上,各年级在各维度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从量表总分来看,四年级得分最高,二年级得分最低,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二的变化趋势,呈正“U”型。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四年级与一年级(p=0.034)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一年级);在情绪认知维度上,四年级与二年级(p=0.041)和三年级(p=0.044)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三年级)。(4)在专业类型因素上,各专业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管理类专业与工科类(p=0.028)和教育类专业(p=0.018)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识别维度,管理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p=0.010)存在显著差异。(5)在学校类型因素上,除感恩倾向之外,在其他维度上,重点大学的得分均高于普通大学,其中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25,重点大学>普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