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835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答案】(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韦伯在对区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选取了三个主要因子即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②韦伯通过原料指数、区位重量,首先探讨了运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③通过综合等费线,探讨了劳动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④最后同时考虑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探讨了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评价

①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a. 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b. 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c. 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②韦伯区位论的局限性

a.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价体系不同。

b. 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

c. 就工厂经营而言,可分为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生计性经营往往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就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的影响。

d. 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这种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 e. 技术进步不仅使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的下降或者替代性材料的使用,而且使产品自身发生变化,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

f. 交通发达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

g. 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等也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的选择。

2. 产业功能分类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内涵。

【答案】(1)产业功能分类的内涵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分类中还包括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

(2)主导产业

①主导产业的内涵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即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②主导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用较高的比重,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3)支柱产业

①支柱产业的内涵

支柱产业指在区域内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

②支柱产业特点

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与其他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3. 试述全球汽车生产和贸易的地理特征,并分析最近几十年来的主要变化特点。

【答案】(1)汽车生产的全球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①从大洲层面上分析

由20世纪60年代集中于欧洲和北美洲发展到2000年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

②从国家层面上分析

汽车生产空间集中程度也在大幅度下降。

③从公司层面上分析

汽车生产则向少数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集中。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北美和欧洲建立起数量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很小。现在这些国家的汽车市场都为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

(2)汽车贸易的全球化

①从汽车出口贸易看

由于主要汽车生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其国家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②从汽车进口贸易看

各国变化情况不一,有升有降。其中美国进口份额较大。

③从贸易平衡上看世界主要地区贸易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贸易网络。 a. 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地区和进口地区,总体上出口大于进口,但大体上平衡;

b. 北美是第二大贸易地区,但进口量超过出口量,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贸易赤字区域;

c. 第三大贸易区域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区域。

4. 综合分析企业增长的原因、战略和方法

【答案】(1)企业增长动因

①实现规模效益

即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

②实现交易内部化

企业通过内部交易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③技术优势的发挥

a. 由于市场不完善,技术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为此,具有这些技术的企业通过该技术在企业内的使用,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b. 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④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企业必须发展。

⑤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

企业扩张可为管理者带来成功感。大的公司规模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实力(势力)和讨价还价的力量,易于从多方面获取资本以继续增长。

(2)企业增长的战略

①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

a.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b.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c. 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②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a.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b.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③多样化

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3)企业增长的方法

①内部发展

内部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或者是通过资金积累和发行股票而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

②外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