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835经济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答案】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1)消费市场状况

市场区域的大小、贫富和构成对零售业态选择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人口规模及消费者收入是影响零售区位的两个重要因子。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零售区位一般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 在消费者收入高的市场区域,平均每个家庭消费量大,且消费档次也高。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通常选择距离较短且交通便捷的零售点进行购买商品; 交通设施条件好的市场区域,消费者所需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也会下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商业的规模等级。

(3)零售业间的竞争

区位间的空间竞争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有可能出现两种趋势,相互排斥趋于分散和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在现实生活中,集聚趋势比分散趋势更明显。

(4)地价

交通的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是影响土地购买者支付土地价格的重要因子。对于追求收入最大化的零售企业,最高地价区位是最佳选择,但必须支付高额地价,会造成成本增加。因此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才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2. 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企业最佳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 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 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3. 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答案】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1)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

(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3)关于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4)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

(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①服务业的最佳区位模型是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心地理论认为,每个企业

都需要一个市场门槛来维持它的生存,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

②对于一些大企业(如制造业、金融和保险)的管理部门,总部和分部都以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局。中心地理论也完全适用于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

③城市内部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中心城区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部门,而在核心区的周边地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办公部门分部则较多。

4. 简述物流公司的分类。

【答案】(1)物流公司的含义

物流公司指经营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等行业的公司。物流公司常扮演在供货商与零售业者之间,负责集货、理货、库存、配送等角色。

(2)物流公司的分类

按照物流公司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公司和物流代理公司。

①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公司最初是从一些传统的多样化的运输公司发展而成的。

②以网络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以网络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起初以邮件和包裹快送交流网络系统。

③以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以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公司提供了一系列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技能。

5. 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案】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1)欧美学者的表述:

①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②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相关部分。

③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④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2)我国学者的表述:

①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优化调控。

②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

统的一门学科。

③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3)经济地理学的观点:

①经济活动的内容;

②经济活动的区位;

③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 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在经济地理学上,在某特定区域内,对发生在其中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都可以称为区域环境因子,例如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等等。以下分别阐述一些区域环境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方式。

(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②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

(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是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价值实现的场所。满足市场中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一切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都必须考察市场环境因子。市场发育完善的地区能够提供平等竞争、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利于有效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反之,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市场环境因素主要有市场规模、市场特性等。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即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如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4)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