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51哲学概论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 历史辩证法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机械论观点

【答案】C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2.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A. 惟一形式

B. 基本形式

C. 辅助形式

D. 特殊形式

【答案】B

【解析】暴力革命是指某些阶级或集团为了进行社会变革所采取的武装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这就是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般规律。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

A.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原理

B.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答案】B

【解析】人民群众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并且通过在这个基础上所进行的阶级斗争、社

会革命、社会改革以及精神领域等方面的活动,来创造历史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4. 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

A. 物质资料生产高度发达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关系

D. 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的发展。

5.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

B.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 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答案】A

【解析】“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牛顿的绝对时空的观点。他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事物的贮藏所”,显然割裂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此观点首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所以是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犯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时不可分离的。

6. 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 )。

A. 生物性

B. 社会性

C. 历史性

D. 阶级性

【答案】B

【解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有机体,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这些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生产关系,有政治关系,有人伦关系等等。现实的人,就是处在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而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

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它对其他社会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7.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是( )。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折衷主义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答案】A

【解析】毛泽东在其《哲学批注集》中提出,辩证法就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从矛盾普遍性的角度来说,尤其强调在对立中把握同一,认为对立面的同一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发展。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

A. 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 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答案】D

【解析】实践创造了历史,并统一了自然观和历史,传统唯物主义之所以解释历史失败,或者陷入唯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主观和客观相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9.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 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 运动即是联系

D. 联系构成运动

【答案】D

【解析】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时时刻刻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在运动; 同时,运动存在和表现于事物的相互作用即相互联系之中,也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没有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也就没有运动。

10.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