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623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史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南宋四家

【答案】南宋四家又称“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南宋四家发展出了南宋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这种“一角半边”的构图,在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这是“南宋四家”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在艺术上高度提炼得到的构图样式,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李唐代表作有《清溪鱼隐图》,刘松年有《四景山水画》,马远有《踏歌图》,夏圭有《溪山清远图》。

2. “六齐”

【答案】“六齐”是中国古代冶炼青铜的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器的合金成分,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六齐”的出现表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对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己经有所认识。

3. 扬州画派

【答案】扬州画派又称“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悍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4. 蔡元培

【答案】蔡元培,字鹤卿,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育实践家。他认为美育具有普遍性、超越性。他的“美育代宗教说”的观点要求新式教育从宗教垄断和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使美育成为新式教育方针中的独立内容。蔡元培并不赞成凭着感情去研究宗教而是主张采取客观的态度。“美育代宗教说”的中心论点是希望以美育来陶养人们的感情,把美育当成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5. 景泰蓝

【答案】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的独特工艺品。这项工艺于明代景泰年间最盛,而且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其特点在于形、饰、色的结合,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称为国宝“京”粹。

6. 唐三彩

【答案】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7. 三远

【答案】三远是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即高远、深远、平远,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由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中对于构图、透视原理的三种不同方法的视觉感受和绘画意境的诞生,对中国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8. 二高一陈

【答案】“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三人。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9. 小景山水

【答案】小景山水是北宋流行的山水样式。它以表现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的小景见长。作画多是小轴,很秀雅,也很有情趣,引人人胜。小景山水在全景式雄伟山水之外别开新境,使现实可居的世界变得清丽可善,受到宫廷贵族与文人骚客的欣赏和喜爱。代表作品有惠崇的《溪山春晓图》和赵令穰的《湖庄清夏图卷》。

10.海上三任

【答案】“海上三任”是指任熊、任熏、任颐,他们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任熊,长于画人物,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范湖草堂图卷》; 任薰,人物、花鸟兼擅,结构深邃,笔墨精巧,设色雅艳,晚年人物画精气华愈显,运笔如行草; 任颐,擅长人物画,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反映出忧国忧民的朴素感情,同时擅长于花鸟画,以勾勒、点虱、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画突出。代表作有《牡丹图》。他的绘画风格显示出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日益结合,是雅俗共赏的新画风的代表。“海上三任”的崛起,一改清代人物画的颓废,标志着清代人物画融古创新的成功。

二、论述题

11.唐代花鸟禽兽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有哪些?

【答案】(1)花鸟画

①薛程

唐代花鸟画家,书法家,史称薛少保。尤擅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创造了屏风画六扇鹤样:六种不同姿态的仙鹤,具有高昂的神韵,是时代风气的反映。

②边莺

唐代长安人,官右卫长史。擅写活禽,山花园蔬,以牡丹第一,正面鸟雀第一,折枝第一称

名画坛。花鸟设色鲜明,浓艳如生,所创花鸟画样晚唐在民间画工中广为流传。在其之后形成宫廷富丽与民间野趣的分野。

(2)鞍马画

①曹霸

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画御马和功臣像,被美称为曹将军。笔墨沉着,神采生动,由他修补的《凌烟阁功臣图》多次受到杜甫的赞誉。

②韩斡

唐代画家,擅人物、肖像、道释、花竹,尤精鞍马。主张不因循前人而师法自然,坚持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代表作有《照夜白图》《牧马图》。

③韩混

唐代著名书画家,尤以画牛见长。他的画清新朴实,观察细致入微,注重写实而不事夸张,表现出严谨的现实卞义风格。代表作有《五牛图》,用线勾勒,略施晕染。

12.列举你喜欢的两件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1)陶鹗鼎

①陶鹗鼎,出土于陕西华县太平庄庙底沟文化晚期墓葬中,鹰鹗的身体作鼎腹,以其双腿与尾巴作陶鼎的三个支足,器口前端加塑鹦首,和器身浑然一体,丝毫不显得牵强累赘,尖利的嚎和炯炯双目,增添了威猛之感。

②整个器物造型简括,稳重厚实,体量感很强,散发着一种狞厉之气,开创了商周时期大量的青铜鸟形尊造型的先河。

(2)红山文化C 形玉雕龙

①C 形玉雕龙,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通体呈墨绿色,身体呈英文字母C 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 形玉雕龙。

②整个玉龙,是一块玉料的圆雕,细部运用浮雕、浅雕手法,通体琢磨,光洁圆润。其形体塑造选取奔腾状动感和力度感极强的造型,使人感受到龙穿行于空间、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③另外红山文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玉猪龙,这就为探讨龙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研究龙的形象的发展演变也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13.试述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基本语言体系及其关系。

【答案】“书画同源”,画中有书,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中国画,除了在笔墨运用上,与书法有共同的规律性外,本身还有强烈的书法趣味。中国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相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画以实际不存在的“线”为造型手段,但不像书法那样把它作为唯一的表现手段,在用线造型之外,还采用色彩、装饰、夸张、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画论中有“绘事后素”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