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济南大学美术学院888美术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列女仁智图》
【答案】《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之作,现存为南宋人摹本。该画是依据汉代刘向的《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而作,描绘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如卫灵公夫人。此图人物线条粗犷流畅,造型准确。特别是对妇女的描绘,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尤为绝妙。构图形式古朴,构图布局与汉画像石一脉相承。
2. 掐丝珐琅
【答案】掐丝珐琅即景泰蓝的学名,它是明代著名的一种金属工艺品,尤以景泰年间制作最精。景泰蓝的制作大体有七道工序:(1)制胎,(2)掐丝,(3)烧焊,(4)点蓝,(5)烧蓝,(6)磨光,(7)镀金。其艺术特点可概括为:良好的造型、优美的装饰花纹、华丽的色彩和辉煌的光泽,是我国传统工艺中集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特种工艺品。
3. 山水画
【答案】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它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4. 岭南画派
【答案】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岭南画派以“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岭南画派的创作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其表现特点是写实性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将雄健泼辣的笔墨与水粉技法结合在一起,渲染出天光云影、月夜朦胧的气氛,画面真实而又诗意盎然。
5.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
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6. 秦玉署篆
【答案】玉著篆是一种书体,又叫“玉筋篆’夕,即小篆的别称。著、筋,即筷子。“玉著篆”就是“笔划丰肤如玉筋(署)”的篆书,其代表书家有秦代的李斯和唐代的李阳冰。小篆始于秦代,属于篆书类,字形呈长方形,结构比大篆要稳定,趋于规范。玉署篆文字流传下来的有两大类:一类是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如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版等,此外还有瓦当上的文字。另一类是刻石文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七次出巡,所到之处皆刻石颂德,炫耀其文治武功。秦二世效之,在始皇帝所刻碑石后续刻诏文。
二、简答题
7. 清初“四僧”的绘画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四僧”是指清初石涛、朱耷、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
8. 简述吴昌硕的艺术特色。
【答案】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画坛承先启后的一代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海派”大家,即“后海派”领袖之一。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1)吴昌硕先习篆刻、石鼓文,而后学画,他总是以篆描之法入画,用石鼓文的笔法作画,精心苦练,“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并自成一家,开拓了宽博厚朴的画风;
(2)诗、书、画、印一炉冶,是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理想,也是他绘画的重要特色;
(3)用笔深厚有力,富于书法的韵味,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
(4)绘画布局喜欢对角倾斜构图,作画也往往从画幅中间落笔,使他的画作极具古意,同时又极具现代感;
(5)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和蔬果,用色大胆,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
9. 简述五代时期以董源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的风格特色。
【答案】五代时期一些画家深入体验自然,形成了南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两大流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表现的是江南一带的丘陵坡峦,尤以南京一带的风景为依据。由于南方的丘陵多覆以土层,所以,在表现
技法上,又创立了能够体现南方山水特点的“披麻皴”。这种由董源创立的“披麻皴”技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整个清代三百年的山水画,也几乎全都笼罩于“披麻皴”的表现形式之下,继承者甚多,董源可谓是江南山水画派的开山祖。
(1)董源:供职宫廷的画家。他画山水人物皆甚精妙,像王维一样兼长设色和水墨两种风格的山水,最得后人欣赏的是以水墨淡彩创造性地图绘出的江南山川、江河纵横、草木丰茂、山峦明秀的风光,表达的景致平淡闲远,非常符合文人雅士的思想情趣。他的作品“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笔下的“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靠烟云,与夫千岩万壑,重汀绝岸”等景物,能使人观之有“寓目于其处”身临其境的实际感觉。他改变了唐代山水画风,将笔与墨、皴与染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江南山水画派的开山祖。代表作有《潇湘图卷》、《夏山图卷》、《夏景山口待渡》。
(2)巨然:僧人,师从董源。发明了一种近乎后来法国映像派的风格画法,即“矾头”的皴法,表现林麓间山光岚气的浮动感。善画江南野逸之景,笔墨秀润,较董源山水更具田园风致和诗意。代表作有《层峦丛树图》、《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
元明清时代在文人士大夫绘画潮流创作的推动下,董源、巨然的绘画得到了极高评价,水墨点染带有抒情意趣的董巨画法在山水画中占据主流地位。
10.简述“吴门四家”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答案】“吴门四家”是指中国圆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圆家。四人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长圈山水; 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 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其主要艺术成就包括:
(1)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的最突出的代表。唐寅和仇英代表了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另外两种类型,体现了滥筋于此时的文人画家职业化与职业画家文人化。
(2)他们以山水见长,山水画中以水墨以及水墨淡着色的作品更引人注意,并且有粗细两种面目。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凭借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
(3)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
(4)他们继承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是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11.谈谈海派的艺术特色。
【答案】海派即上海画派,指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以赵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三、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