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0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15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21

2017年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27

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答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国际的普遍性原则,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社会下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

(1)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敬业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工作专业的敬业,不仅涉及该专业的性质、信誉和科学精神,而且涉及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案主、机构和社会的关系原则。有了敬业精神,社会下作的其他专业价值就会由此衍生出来。

(2)接纳

接纳远不止于与非判断的态度。它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中有时是困难的。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3)自决

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下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决定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当事人的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①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4)个别化

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①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不同之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 ②在生活(包括饮食起居)、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③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5)尊敬人

在社会工作文献中,“尊敬人”有时被当作社会的高级价值,有时被当作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作为社会的高级价值,它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不f 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

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社会工作的三种价值,即个别化、自决和接纳都是和尊敬人有关的,事实上它们是从尊敬人这个基本价值推导出来的。

2. 在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研究中,定性研究的难点有哪些?

【答案】定性研究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 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时候,可能面临以下难点:

(1)研究者方面:

①研究者进入弱势群体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时,因为研究者是作为外来者进入这个群体,所以研究者的身份可能比较容易被识破,从而影响研究的真实性。

②弱势群体生活方式可能与研究者本身原来的生活差别很大,研究者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生活,甚至很难坚持或者难以理解被研究者的一些行为,也就会影响研究者细致深入的研究。

③本身弱势群体中可能面临很多的敏感问题,研究者可能存在很多的顾虑,从而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被研究者方面:

①弱势群体在参与研究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说谎、故意夸大事实以博得同情或者关注的情况。 ②群体中可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对群体进行定性研究,可能只能对于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不利于全面掌握和分析情况。

3. 项目评估的三种类型。

【答案】项目评估包括服务前评估、服务中评估和服务后评估一大类。

(1)服务前评估服务前评估有需求预估和方案开发两种。

①需求预估指社会工作者诊断所需舒缓议题的范围和领域、目标人口的特征、问题、表达性需要和欲望,从而指导项目的计划和开发。

②方案开发就是在若干候选计划中选取合适方案。

(2)服务中评估服务中评估就是评价实务过程相关活动的状况,是一种动态评估。由评估者自己直接观察,总是比较容易了解每个过程进展的结果。评估者也应该在评估进行期问,随时检查各种各样的报告,以便能了解方案施行所产生的变化。

(3)服务后评估服务后评估是对服务效果进行评判,有结果评估和效率评估两种。

①结果评估就是比较服务前后服务对象的变化,判断项目是否有效实现计划目标。

②效率分析就是将干预结果与服务投入进行比较

4. 简述矫正社会工作的产生条件。

【答案】促使矫正观念和矫正社会工作产生的条件主要有:

(1)学术条件

这一时期,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都己经建立并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使人们对犯罪的原因比以前有了更为科学和正确的认识,由此导致社会对罪犯的惩罚观念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人们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对罪犯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成为可能,从而为矫正社会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和知识来源并为矫正社会工作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社会历史条件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关注己经超出了一般社会成员的范围,开始关注罪犯的权利,由此导致行刑观念和行刑方式的变革,徒刑取代了过去残酷的刑罚和行刑方式,徒刑的广泛运用导致现代监狱制度的产生,而徒刑的局限又导致了监狱制度的改革,矫正社会工作是监狱改革的直接产物,并且,伴随着监狱改革的不断深入,矫正社会工作也不断发展。

5. 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答案】(1)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2)社会福利作为人一资源一行动的综合系统

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日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社会福利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①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任何好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发展理念,都必须以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否则社会福利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①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最早是从民间慈善事业发展而来,它的发展和演进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不同层面社会问题、改善人的社会功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