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武术、古典诗词、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对它们的继承与发扬有利于民族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当代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培养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生活的建立。
武术与古典书法同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生产劳作,共生共存于传统文化生成、发展、鼎盛的各个时期,武术“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书法的历史可追溯到文字的产生,远古时期它的实用价值几乎与武术同等重要。武术与书法共同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具有相同的艺术原型,传统文化是它们共同的文化基石;它们都受到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不仅关注技艺本身的发展提高,更加崇尚艺术对人自身修养的影响和提升,认为艺术是人的艺术,人是艺术的人,倾向于更多的关注人自身的发展而大于艺术本身。
文化的传承与语言,文字密不可分,古典诗词是中国语言艺术的精粹、精华。随着历史的进步,古典诗词在其自身实用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武术与古典诗词在结构、情感、文字的使用以及思维的拓展上有着近乎相同的标准和方式;有着近乎相同的艺术间架结构;有着一致的艺术情感,有着相同的内在情绪;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在它的影响下相同的思维模式;有着相同的文字驾驭标准。彼此的技艺学习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对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
武术与古典诗词、书法,三者都历经中国传统文化的氤氲与熏陶,历经数千年而流传至今,从文化基石到思维方式,从表现形式到内部情感,从技术细节到学习过程,有着众多的相通相似之处。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武术与书法在彼此学习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武术与书法的学习可以共同促进学习者品德修养的全面提升;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运动技术水平的体悟,认知和掌握,提高大脑对机体运作的支配能力,进而促进运动技能的提升;能够促进学习者性格的完善,武术的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形成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性格特征,书法的学习则能够促进平和、稳定、淡然心境的形成,彼此的影响阴阳调和趋于和谐,促进良好心性的形成。而武术与古典诗词的共同学习可多角度提高情感的丰富和表达,诗词情感的细腻与武术情感的厚重、豪放可彼此互为补充,令内在的情绪更确切更流畅的流露和传达,感染每个人;可以较全面的综合影响学习者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可以促进学习者思维的拓展,视角的宽泛,感知的全面,综合提升抽象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武术与古典诗词的共同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语言掌控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尝试比较分析武术与二者之间的不同与深层相通之处,进而探索彼此学习过程之中的相互作用,发现它们彼此之间在技术学习和对人的影响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出相关武术、书法、古典诗词教学的课程设置、内容渗透等可操作性建议,以期为武术、古典诗词、古典书法的更好学习、继承与发扬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