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以生活在19世纪末的印象派女性艺术家玛丽·卡萨特和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闫平的绘画作为研究对象。两位女性艺术家处在不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通过对两位女性艺术家作品的题材进行分析比较,尝试解析她们的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绘画视角。通过研究结果对当代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
卡萨特作品的主要题材有母子题材作品、沐浴题材作品、剧院题材作品。“母与子”、“花”和“小戏班子”是闫平作品的主要题材。本文通过图像的对比,分别分析了卡萨特和闫平绘画视角形成的原因,进而指出了不同题材绘画作品的内在含义。卡萨特的母子题材作品展现了一个未婚未育女画家的母爱情怀,而闫平的“母与子”则充分体现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那份平常而又令人感动的真实。卡萨特沐浴题材作品体现了女性的自爱,闫平的“花”系列则是对自己浪漫心情的释放,卡萨特的剧院题材作品昭示了女性的自尊,闫平的“小戏班子”题材同样是对自身女性情绪的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自觉与自省。
卡萨特与闫平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历,他们的绘画作品的视角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表达了女性的独立、自尊、自爱的高贵人格,反映了各自时代中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在艺术创作中的成功,对当代的女性艺术家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具有及其深刻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