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普通化学之有机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以四个碳以下的原料合成:
【答案】
2.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其IR 和谱图如图所示,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图
【答案】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1, 说明可能含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IR 光谱中
一吸收,说明有双键,因此该化合物是一个烯烃。谱中在
说明含有一个叔丁基。化学位移在1.5〜2附近两个单峰应是双键处有附近有一个9个氢的单峰,碳上的氢产生的,说明有一甲基和一个亚甲基分别连在双键的碳上,而且亚甲基周围碳上没有氢,它另一侧一定连有叔丁基。
化学位移在4.5〜5附近两个单峰应是双键碳上的氢。因此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
3. 对一系列取代的环己酮和原菠酮,人们发现用三甲氧氢化铝锂具有比三叔丁氧氢化铝锂更强的加在分子位阻较小一面的倾向。试作出这一行为可能的解释。
【答案】氢化物在还原中的选择性主要与它的位阻效应有关。三甲氧氢化铝锂在四氢呋喃溶液中主要以缔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三叔丁氧氢化铝锂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因此作为还原剂,缔合的三甲氧氢化铝锂比三叔丁氧氢化铝锂单体具有更大的位阻效应。从而有更强的加在分子位阻较小一面的倾向。
4. 有人研究过具光学活性的纯烯A 的单线态氧的氧化作用。对氢过氧化物中间体还原之后,主要产物是醇B 。具有R 构型的产物在碳4处含氢而不含氘。其S 构型物则碳4处只含氘。这两种产物的生成是等量的。这些结果符合“协同式”机理,还是单线态氧的“超环氧”机理?
【答案】按照协同式机理进行反应的结果如下:
反应产物与研究结果一致,但两种产物是不等量的,因为C 一D 及C 一H 的断裂是反应速度的决定步骤,所以得到产物与实验结果不符,故反应不按此机理进行。
按照单线态氧的“超环氧”机理进行反应的结果如下:
此反应的速度决定步骤是单线态氧对双键的进攻,形成“超环氧”化合物,因此与C 一D 及C 一H 的断裂无关,产物的比例
5. 由苯胺开始合成
是等量的,所以反应按此机理进行。
【答案】
6. 人们曾经研究过三苯基膦-六氯丙酮同烯丙醇反应的范围。第一醇和某些第二醇如1和2可得没有重排的卤代物且产率高。某些其他醇如3和4则得更复杂的混合物。讨论决定某一给定醇转化至卤代物的可能性的重要的结构因素。
【答案】三苯基膦-六氯丙酮与烯丙醇的反应历程如下:
从反应历程可以看出,在最后一步亲核取代的过程中,氯离子从烷氧基的背面进攻,发生了取代反应,得到卤代烃。因此影响此反应的因素主要是空间位阻。醇1和2作为烯丙基取代的伯
醇和位无别的取代基的仲醇,进行取代的空间位阻不大,反应发生在紧密离子对阶段,主要得到未重排的产物。但醇3是烯丙基取代的叔醇,醇4是烯丙基取代的位有取代基的仲醇,对卤离子的进攻有较大的位阻,
因此反应发生在溶剂分割的离子对阶段,有较大比例的重排及消除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