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832社会工作学综合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2. 教育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经济效益亦称“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价值”等,是指一国、一地区、一学校投入教育的资金与教育产出的成果的比较。教育的进行必须投入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同物质生产领域不同,教育的产出包括:①直接产出,即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②间接产出,即这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投入社会经济之后,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收人(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3.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答案】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角度讲,是指整个社会全部教育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或国家为教育部门所投入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微观角度讲,是指一定部门,一定地区或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状况,特别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用于发展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一方面要广辟教育投资来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教育浪费。

4. 教育行政组织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5. 文化

【答案】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来表达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具体社会、部落、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个有机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社会的机构和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是社会现象,具有历史连续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还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6.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7. 教育行政组织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二、简答题

8. 简述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答案】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计算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由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法。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的一般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计算的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这两个年份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人数数值。

(2)确定使用劳动简化比的尺度或媒介,计算出劳动简化比的具体数值。确定劳动简化比的尺度和媒介主要有:

①以劳动者工资为媒介;

②以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程度)为尺度;

③以劳动者受教育的学习费用为标准;

④以劳动者教育程度所创造的劳动生产率为尺度。

(3)计算基期和报告期平均简化比并列表统计详细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4)计算因教育因素增加的劳动量。计算公式为:

(5)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或经济增长的贡献。

绝对值公式:

9. 什么是学校工作质量? 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看它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答案】学校工作质量是指学校工作过程和结果满足使用的要求时所具有的特性。对学校工作质量的构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区分:

(1)从内容角度区分

①业务工作质量,包含教学工作质量、德育工作质量、体育卫生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质量,前三项内容统称为教育质量。

②管理工作质量,是指对各项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的质量,它是对教育质量的保障。

(2)从过程角度区分

①标准质量,又称设计质量,它是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质量标准进行构想的质量。

②过程质量,是将标准转化为成果的行为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各项工作的各个活动环节符合要求的程度。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高质量的活动是高质量成果的保障,同时它也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条件。

③成果质量,即各项工作产品的质量,它是对标准和过程质量进行管理的目的所在,离开它质量管理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10.我国现行的教师聘任制的长处与不足是什么? 如何完善?

【答案】聘任制是指学校与被用教师签订合同,由学校发给聘书,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任用的方式。

(1)我国现行教师聘任制的长处

①聘任是学校与被聘用教师基于双方地位平等原则,在双方意愿一致基础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②聘任的行为主体是签约双方,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人选,并可以解聘不称职教师。同样,受聘教师也有依自己的愿望决定受聘与否及合同期满后决定续聘与否的权利。

③聘任制有利于建立公平择优、平等竟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2)我国现行教师聘任制的不足

教师聘任制在我国实践时间不长,较为突出的不足之处体现为:聘任主体混乱; 相关体制不健全; 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 容易导致被聘教师的不安全感等。

(3)我国现行教师聘任制的完善

解决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