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思考题
1. 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培训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这里我们主要按照培训的实施方式将培训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1)在职培训:
①学徒培训:“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员工和新员工结成比较固定的“师徒关系”,师傅对徒弟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培训效果受师傅水平的影响,会影响到师傅的正常工作; 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思路,不利于创新。“导师制”。
②辅导培训:受训者以一对一的方式向经验丰富的组织成员进行学习,辅导者可以是企业的任何职位的人,但需要辅导者与受训者的兴趣必须一致,必须理解相互的心理。
③工作实践体验:让员工实际体验不同岗位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关系、问题、任务、需求等,来对员下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有:工作轮换、临时派遣。
(2)脱产培训的方法
①授课法:可以同时对一大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成本比较低; 培训者能够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要求受训者的同质程度比较高,单向沟通缺乏反馈,缺乏练习的机会。
②讨论法:授课者与受训者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培训方法。
受训者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思考,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但是要求参与讨论的人数不能太多,不利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讨论过程容易偏离主题。
③案例分析法:有助于解决现实的问题,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受训人员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案例的收集和提炼比较困难,对培训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④角色扮演法:提供真实情境,让受训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作出他们认为适合每一种角色的行为,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培训者在扮演的过程中给予指导,结束后进行讨论。这种方法有助于改正过去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更适于态度类的培训,不适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⑤工作模拟法:与实际的工作比较接近,因此培训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对培训的过程加以有效的控制; 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训而造成的损失; 但是费用比较高,存在培训转化的问题。适合那些出错的代价和风险比较高的工作。
⑥网络培训法:利用网络进行培训,打破了培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训者和受训者不必再面对面地进行培训;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成本比较高,并且对有些内容如设备的操作、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训等并不适合。
⑦拓展训练:利用户外活动来开发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如攀岩、信任跳等。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有哪些?
【答案】(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指它自身所具备或应该具备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属性。
①吸纳功能。吸纳是基础,它主要是吸引并让优秀的人才加入本企业。
②维持功能。维持是保障,它是指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
③开发功能。开发是手段,它是指让员工保持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
④激励功能。激励是核心,它则是指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
这四个功能在实践中可概括为四个字:“选”,为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 “育”,要不断地培育员工,使其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用”,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己有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贡献; “留”,要采用各种办法将优秀的人力资源保留在企业中。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组建优秀的企业员工队伍,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效地开发和激励员工潜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目标,包括两个层次: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
①最终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从属于整个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应当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虽然不同企业的整体目标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即要创造价值以满足相关利益体的需要。
②具体目标
在最终目标之下,人力资源管理还要达成一系列的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包括: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为价值创造良好的的人力资源环境; 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与企业价值链的运作密切相关,价值链表明了价值在企业内部从产生到分配的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就是要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为价值链中每个环节的有效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3. 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应用?
【答案】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生理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食物、水、空气、住房等。生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人们将无法生存下去。
(2)安全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身体上的,希望人身得到安全保障、免受威胁,而且还有经济上的、心理上的以及下作上的等多个方面,如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心理不会受到刺激或者惊吓、退休后生活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有时也称作友爱和归属的需求,是指人们希望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同事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某个组织的成员,得到他人关爱等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如果无法满足,可能就会影响人们精神的健康。
(4)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自我尊重主要是指对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独立权等方面的需求; 他人尊重是指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承认,如名誉、表扬、赞赏、重视等。这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充满信心,感到自己有价值,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感,容易使人沮丧、颓废。
(5)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自我的完善,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一种愿望。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们的这五种需求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了解员工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需要充满差异性,而且要经常变化。
4. 什么是员工援助计划? 员工援助计划有什么意义? 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EAP)是近年来山外国引入的一项员工福利计划。它是由企业出资帮助员工及家属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项服务项目,目的在于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并改善企业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
(2)EAP 的内容
①压力管理与心理干预
组织为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压力而采取的干预手段和措施,也是EAP 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
②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辅导
转型时期的组织兼并、重组、裁员、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带来的冲击使得组织内员工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下作不安全感与工作倦怠的不断滋生,己经成为危及员工个人健康与组织健康的关键影响因素。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员工沟通的流程设计、对于各种危机行为的预防和及时处理。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提供有效的员工沟通、裁员会谈、面对变化的心理辅导等等。
③劳工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EAP 的基本作用就是调整劳工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外,组织内部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企业健康、正常发展的必要保障,一方面,EAP 致力于培养和训练员工学会改善人际关系技巧,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营造有利的沟通渠道和交往气氛,帮助组织的管理者引导组织内的人际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EAP 的作用
①从个体角度EAP 致力于帮助员工及其家人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可以不断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良好的行为方式。员工援助计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员下在下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