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不对称的信息
【答案】不对称信息是指交易中的一方拥有而另一方缺少的相关信息。不对称信息可以分为“隐蔽信息”和“隐蔽行为”。
“旧车问题”和逆向选择是较典型的隐蔽信息。如果买者对所购产品的知识少于卖者,就可能出现“旧车问题”。如果买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多于卖者,就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问题。投保人可能隐瞒了相关的重要信息,他们可能利用保险人的信息欠缺,导致保险人的实际损失高于其根据不完全信息或错误信息做出的判断。
隐蔽行为包括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作为代理人的保险公司经理层有可能不会始终维护公司股东(委托人)的利益。经理专注于挣更多的钱,而这一目标可能与公司股东获得利润的目标不相符。另外,一般的保险公司也不能完全依靠销售人员(代理人)招揽业务,因为销售人员的目的是售出产品,以便保证自己的佣金收入。他们的私人利益与保险人(委托人)的利益可能不完全相符。这种代理人和委托人利益偏离的情况会造成无效经济。隐蔽行为还体现在道德风险上,由于保险的存在,被保险人可能会因此而忽视风险防范,甚至进行更加危险的行为。
2. 俘获理论
【答案】“俘获理论”是最有名的“私人利益论”,该理论认为监管者被其所监管的行业俘获而为该行业的利益服务。组织严密、资金充足的特殊利益集团可以左右立法者和监管者,从而使他们为其所用。保险业的特殊利益集团包括保险人、再保险人、保险代理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经纪人以及其他为保险业人士提供服务的公司。例如,外国保险人经常抱怨某些东道国的监管者禁止他们进入市场,或不能给予他们公平待遇,其原因在于东道国的特殊利益集团对当地的保险监管者施加了不正当的影响,而且这种不正当的影响通常对当地保险消费者是有害的。
3. 交清退休后终身保险
【答案】交清退休后终身保险是一种以企业年金方式设立的团体终身保险,团体的员工自行负担保险费,逐年约定交清,每年保障的差额由团体的雇主以购买定期保险的方式来弥补。如此,随着交清保险保额的不断累积,团体定期保险的保额愈来愈小,雇主负担也越来越轻,当员工退休时,保险单具有现金保值; 而且,因为雇主支付的保险费是用以购买定期保险,因而不会产生员工的课税问题。因此,在交清退休后终身保险中,团体保险合同逐渐变成了交清保险合同,团体保险的性质己非常之少。
4. 临时分保
【答案】临时分保是指原保险人根据业务需要,临时选择再保险人,经协商达成协议,逐笔成交的再保险形式。采用临时分保,原保险人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分出和分出多少业务。如决定分出,须将业务的详细情况告知再保险人,由再保险人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和接受多少业务。临时分保可以采用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两种方式进行安排。
临时分保的特点在于:①时效性强; ②临时分保以个别保单或危险单位为分保基础; ③临时分保当事人双方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④由于业务是临时办理的,冉保险人对业务情况一无所知,所以原保险人必须向冉保险人提供业务详情,以便于再保险人做出选择。
5. 分类法
【答案】分类法是将相同的风险并入同一等级、课以相同的费率。这一方法又称等级法或综合法,常用于火灾保险和意外保险。保费包括净保费和附加保费,采用分类法厘定费率时其净保费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纯保费法
纯保费法是以每一风险单位的平均损失频率乘以平均损失幅度求纯保费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P=F×S
其中,F 为每一投保单位的平均损失频率,S 为平均损失幅度,P 为纯保费。
纯保费法广泛用于汽车保险及其他责任保险。
(2)损失率法
损失率或赔款率是指某一特定期间赔款与理赔费用之和与满期保费之比。因此损失率是一比例而不是金额。由于保险人必须在保险期届满后才能计算损失率,因此现有费率只能到保险期届满后再进行调整。其调整公式为:
其中,M 为费率修正系数,A 为实际损失率,E 为预期损失率。
6. 代位求偿
【答案】代位求偿,又称“代位追偿权”、代位追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推定全损,或者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后,依法取得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代位追偿原则首先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从保险人和第三者责任方同时获得双重赔偿而额外获利,确保损失补偿原则的贯彻执行。代位追偿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代位追偿原则的主要包括权利代位和物上代位。
7. 内含价值
【答案】内含价值是保险业独有的概念,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配给适用业务
的资产所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的现值。通俗地说,内含价值是在没有考虑公司未来新业务销售能力的情况下现有公司的价值,可视为寿险公司进行清算转让时的价值。内含价值是对一个寿险公司的经济价值的估计,不包括未来新业务产生的价值,直接反映寿险公司当前的经营成果。它由有效业务的价值和调整后净价值两部分构成,反映在某个评估时点之前己经生效的业务的价值。调整后净值一般是指资产市值(可包括所有不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数额; 而有效业务的价值则是反映了资本成本后,目前业务未来可作分配的折现现金流量。
根据我国定义,内含价值的构成如下:
内含价值=调整净资产+有效业务价值
调整净资产=自由盈余+要求资本
有效业务价值=有效保单未来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现值-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
8. 危险单位
【答案】危险单位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一次危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危险单位的划分具有以下特点:①危险单位的划分既重要又复杂,应根据不同的险别和保险标的来决定; ②危险单位的划分关键是要和每次事故最大可能损失范围的估计联系起来考虑,而并不一定和保单份数相等同; ③危险单位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危险单位的划分有时需要专业知识,再保险合同一般规定,如何划分危险单位由分出公司决定; ⑤危险单位划分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再保险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被保险人的利益,因而是再保险实务中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
二、简答题
9. 保险市场的垄断竞争模式及其简要评价。
【答案】世界保险市场发展模式大致有四种:完全垄断模式、寡头垄断模式、垄断竞争模式和完全竞争模式。①完全垄断模式,是指保险市场完全由一家保险公司所控制; ②寡头垄断模式,是指在保险市场中仅有几家保险公司,这几家保险寡头瓜分垄断绝大部分保险业务; ③垄断竞争模式,是指保险市场上存在着较多的保险公司,各公司提供有差别的保险产品,市场集中度并不高,进入壁垒较低,保险公司能够自由进出保险市场。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介于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和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之间。垄断竞争模式下的保险市场,大小保险公司并存,少数大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竞争的特点表现为:同业竞争在大垄断公司之间、垄断公司与非垄断公司之间、非垄断公司彼此之间激烈展开。④完全竟争模式,是指在保险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市场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同时存在大量买方和卖方,资源流动自由,每一买卖者均掌握或通过中介人掌握充分信息。投保人与保险人参加保险市场的交易活动是自由的,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市场自发地调节保险商品活动的价格。保险公司可以自由进入该市场,保险公司的数量基本上由市场供求自行调节,保险行业公会在保险市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垄断竞争型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险市场模式的主流,这是因为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保险公司数量增加; 另一方面购并浪潮的掀起,导致了保险公司的规模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