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818外国作家作品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艾略特

【答案】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杰出代表,开创了现代主义一代诗风,他还是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其文学活动对20世纪西方文学以及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48年,他因诗歌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戏剧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政界元老》等。

2. 埃斯库罗斯

【答案】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他的作品现存七部悲剧:《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普罗米修斯》和总称为“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的《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这些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封建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作家的世界观。他笔下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性格是刚毅的。他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喜欢用三联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情节虽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抒情色彩浓厚。

3. 莫里哀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古典主义喜剧家,古典主义时期最具有平民倾向的戏剧家,代表作有《伪君子》、《恨世者》、《吝啬鬼》和《堂璜》等。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创作奠基时期,主要创作滑稽剧和情节喜剧; 第二阶段为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创作社会问题剧:第三阶段为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第四阶段为创作晚期,创作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

4. 境遇剧

【答案】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所创作的戏剧,他将其称为“境遇剧”,视之为一种新的戏剧类型。它们不是按传统戏剧的创作原则来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强调对情境的刻画,常常将人物置于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识和两难选择状态,肯定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观。代表作品为《禁闭》。

5. 正剧

【答案】启蒙时期创立的一种戏剧形式,又称“悲喜剧”或“启蒙戏剧”。它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着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在思想上,它

赞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批判封建贵族阶级和专制制度; 在形式上,采用日常语言,打破了古典主义悲喜剧的严格界限,将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生动活泼。法国的狄德罗和德国的莱辛等对此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大力提倡,法国戏剧家博马舍是这一戏剧理论的成功实践者,主要有《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等。

二、简答题

6. 简述《巴巴拉少校》的艺术魅力。

【答案】《巴巴拉少校》是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代表作,它以救世军为题材,反映了贫富不均和劳资冲突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其艺术魅力在于:

(1)围绕重大社会问题,设置一些议论场面

针对剧作触及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重大问题,作者设置了一些议论场面,并通过剧作中的人物之间的辩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争执讨论,吸引观众对这些社会问题深入思考。如安德谢夫就统治英国的是金钱还是道德品质这个问题和儿子进行的辩论等。

(2)混合运用了讽刺与夸张手法

安德谢夫用夸张的语言吹嘘自己就是英国政府,一方面暴露了安德谢夫的厚颜无耻,另一方面又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民主政治的虚假性。这些语言表面上像是夸大之辞,实则却有辛辣的讽刺意义; 安德谢夫自我吹嘘得越起劲,讽刺意味越强。

(3)人物处于相互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人物却在一个平台一个水平线上互相控制与反控制。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这部作品中,设置了同样充满智慧的两派人物。因此观众不可能马卜看出来谁是最后的赢家。所以人们的兴趣依然“只集中在起阴挠作用的人物身上”,但是每一个人都是阻挠者,好像是打牌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一副牌,但是赢家只有一个,这让人感到未知,于是观众们只好都“拭日以待”。

(4)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

《芭芭拉少校》这部剧的确“很古典”,主要是因为其结构与古典主义戏剧结构具备一致性。戏剧围绕着新老两代人展开的,虽然老的一代人不是典型的阻挠爱情的势力,但是可以感觉到某种威胁,即新老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思想、思维所带来的冲突。年轻一代人的愿望照例是受到老一代人的阻碍。而且最后还是以大完满,没有排斥任何人而告终。

7. 在《麦克白》中,邪恶的主人公的毁灭为什么能够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

【答案】莎士比亚在其悲剧《麦克白》中一反悲剧描写正面人物形象毁灭的传统,而描写了一个拭君夺位的叛臣逐渐走向毁灭的故事,并获得了强烈的悲剧效果。这种效果产生的原因在于:

(1)麦克白由善变恶的人生值得同情。作为苏格兰一位威猛的大将和忠诚的臣了,麦克白勇敢善战,正直忠诚,得到国王的信任和民众的敬爱。但是,在女巫蛊惑下,其野心萌发,加之妻子的怂恿,开始了其一步步走向叛臣暴君的人生道路。其悲剧性的人生,以及他身上高尚品德的丧失,展示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过程,引起同情,获得了悲剧性效果。

(2)走向堕落的麦克白时刻承受着良心的煎熬,进一步增加了其悲剧人生的感人力量。为了夺得王位和保住王位; 麦克白杀的人越来越多,但其良心并没有泯灭,沉重的罪恶感让麦克白日夜不得安宁,恰如他自己所言:“麦克白杀死了睡眠”。野心和良心的博弈,贯穿着麦克白的悲剧性人生,而其妻子的最后疯狂,更是将其置于罪恶感的深渊,在惊心动魄的精神泯灭的过程中,彰显了良心与恐惧的崇高的道德力量,极富悲剧性。

(3)难以控制的命运或欲望在麦克白人生悲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衬了人性的脆弱,增加了麦克白悲剧的怜悯效果。荒野中三个女巫的预言引发了麦克白一生的悲剧,而麦克白一生的发展也印证了女巫们的预言,三个女巫的形象既代表了命运,也是人内心欲望的化身,她们的预言跟麦克白一生的关系,显示了人在命运或欲望面前的软弱。

总之,虽然麦克白是反面角色,但他的毁灭却具有悲剧性质,引发同情与怜悯。通过麦克白的悲剧,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同时还思考了人的价值,展示了人性的复杂,追问了灵魂的归属,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8. 简述“欧那尼之战”的经过及其影响。

【答案】《欧那尼》是雨果戏剧的代表作,剧本内容和形式都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实践了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从而遭到古典主义拥护者的强烈反对。在演出过程中,该剧支持者和古典主义拥夏者爆发了法国戏剧史上的一次斗争,被文学史称之为“欧那尼之战”。

《欧那尼》上演时,在观众中引发了占典主义戏剧和浪漫主义戏剧追随者之间的斗争,即著名的“长发对秃头”的战斗,古典主义者派人阻扰剧本上演,并对其进行污蔑和攻击,一些拥护新文艺的青年积极拥护该戏剧的演出。两派的激烈斗争一直贯穿在整个上演期间,最后浪漫主义文学支持者获得了胜利,结束了古典主义戏剧在法国剧坛的统治地位。

随着雨果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的成功,浪漫主义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运动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浪漫主义运动不仅在英、法、德等国开始了第二个时期的发展,涌现了雪莱、雨果、霍夫曼等杰出代表,而且还扩大到东欧、俄国和美国,在这些国家形成全国性的流派或运动,推动了各自民族文学的繁荣昌盛。

9.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战争描写有何时代意义?

【答案】《大胆妈妈》是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时代背景是德国三十年战争。剧中女主人公名叫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她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途径,发财的来源。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是一个在战争中为谋生不怕冒险、不计后果的女人的悲剧。

(1)大胆妈妈的孩子都有影射时代的意义,体现了作者构思的机智

大胆妈妈的孩子们是一群“杂种”,他们所认识的父亲,并非都是亲身父亲,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奇怪的,大胆妈妈却认为这很“自然”,因为决定这个家庭的,不是“种族”因素。这显然是作者针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精心构思出来的。

(2)哀里夫被母亲称为“芬兰魔鬼”,说明他的父亲是芬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