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4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报道迟缓的原因以及提高新闻时效性应当抓紧的环节?
【答案】(1)迟缓的原因
①有关记者、编辑的观念陈旧,作风素质较差,习惯于“大锅饭”,工作效率低下;
②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太合理,审稿制度繁琐;
③通讯、交通设备更新慢,不少记者的装备尚不完善,与时代发展脱节,大城市以外的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不少新闻单位的印刷设备还较落后;
④发行渠道单一,长期以来是“邮发合一”的发行制度,造成发行层次多,辗转费时。
(2)提高新闻时效性应当抓紧的七个环节
①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
②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
③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
④先简后详地进行连续报道;
⑤简化审稿制度;
⑥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
⑦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2. 采访从形式、性质上各有哪些具体方式?
【答案】(i )从形式上分,采访可以分为下列力一式:
①个别访问。这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在平时的采访中,记者主要是靠这一访问形式从新闻人物或知情人物那里获取新闻材料,通常又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
②开座谈会,又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
③现场观察,又称“用眼睛采访”。上述两种形式侧重用耳听,现场观察则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
④参加会议。一般而言,大凡会议都是集中总结、筹划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效、经验、教训及问题等。与会者聚在一起讨论、建议,然后对下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
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
③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下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
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