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2

  摘要

一、简答题

1. 灾害新闻有哪些采访要求?

【答案】记者在灾害新闻采访中应当强调和注意的事项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灾害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报道就存在、就多发生,也不因不报道就不存在、少发生。报道灾害与丑化、损害国家形象也无必然关系。中国记者应当尽快纠正“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旧观念,历史告诉我们,新闻报道排斥灾害新闻,其本身就是一种灾害。因此,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改变观念,勇敢、迅速地向人民告知灾害的真相,让人民直面灾害的悲剧性质,激发起危机感和责任心,呼吁本国人民及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努力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2)热情讴歌,正确导向

不回避灾情,直面灾害的悲剧性质,但又不是被动、消极地被灾害牵着鼻子跑,而是主动积极地采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事实,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壮举、义举,在灾害新闻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力量和希望,这是灾害新闻所必须高扬的时代主旋律。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围绕这一主旋律挖掘材料。这是因为,大面积的灾害肆虐,事关国计民生、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记者千万不可凭一时的感情冲动,不分主次地乱采乱写一气,一定要坚持主旋律。我国近些年来的洪灾、旱灾、地震等灾害报道,既按新闻规律办事,真实客观地报道了灾情,又坚持主旋律,高奏正气歌,上上下下、国际国内反映很好,给新时期的灾害报道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融入情感,弘扬人性

灾害新闻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其视角应集中指向人民。这是因为,一场灾害过后,人们感到痛苦、悲伤,灾区人民对重建家园表现了极大的渴望,广大受众对灾区人民也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因此,灾害报道的人J 清因素格外突出。再则,人民是历史的卞人,是抗灾l}灾的卞体,灾害新闻责无旁贷地应当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英雄业绩。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融入满腔的热情,从而才能推出极富人情味、感染力、感召力的佳作。

2. 简述当代报纸注重视觉传播的理由与意义。

【答案】视觉传播的内涵:报纸的编辑方针,组织架构,到信息的整个采集组织、传达这样一个流程,以及最终体现在报纸版面上的视觉产品。

(1)报纸注重视觉传播的理由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