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621基础地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解释何谓自然灾害的减灾系统和防治工程。

【答案】(1)自然灾害减灾系统

①组成

自然灾害系统一般是由各级政府领导和协调建立的综合性职能机构,具有权威性、社会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救助性特征。

②职能

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减灾政策,确定灾害风险、发布灾情公报、决定减灾方案、领导减灾活动,以保证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上,尽可能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2)自然灾害防治下程

①自然灾害的防治工程是减灾活动中最直接的措施。通过工程手段治理和改善灾害系统的致灾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灾害的目的。

②不同灾害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不同,需要根据灾害的成因和现象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最终确定运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有效、经济、简单和实用。

2. 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具有弹性、塑性和粘性?

【答案】地球具有弹性、塑形和粘性的证据如下:

(1)地球的弹性、塑性

固体潮的存在说明固体地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固体潮就是弹性地球在口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弹性变形。由于物质密度分布上的差异、弹、塑性变形及自转的影响,地球更为准确的表面形态略似于一个“梨形”(严格地说高度应大于宽度):据人造卫星轨道参数分析,地球北极比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要凸出约l0m ,南极则阴进约30m ; 北半球的中纬度区稍稍凹进,在南半球则稍稍凸出。

(2)地球的粘性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完全弹性体中应该没有能量的损耗。因此,地震时除了面波因扩展而发生的几何衰减外,其他类型的地震波应该没有运动衰减。这样地球如果一旦发生某种形式的振荡,也就应该永远继续下去。但这一分析结果与观察事实相矛盾,表明地球有一定的衰减存在,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弹性体。

3. 地球的振荡和地球的摆动有何异同?

【答案】(1)地球的振荡

由于具有弹性,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在受激后能够产生无穷多种振型的自由振荡。

其中两类基本的振荡方式:周期性的涨缩振荡和栩转振荡。

(2)地球的摆动

地球具有摆动运动,而且是以赤道圈为轴向南北极方向摆动的自摆运动,还有公摆的运动,自摆一往返就是一周年,地球上的四季变更就是因地球自摆决定的,如地球南极逆太阳光而摆进

时,则北极是顺太阳光而摆的,当摆到顶幅时(摆动的最大限度)南极则为极昼,北极则为极夜。

(3)两者的异同

①相同点:两者都是地球作为整体的运动;

②不同点:地球的振荡是由于地球的弹性性质;

地球的摆动则是由于:

a. 地球的质量分布存在巨大差异,而且重力平衡点不在赤道;

b.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

4. 分析21世纪中开发近地宇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根据中国国情哪此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案】(1)开发近地宇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①可能性

在从人们向往着进入宇宙到现在,人们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一系列的成就,充分说明开发近地宇宙的可能性。

②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于宇宙的逐步了解,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地球是多么宝贵。为了发展,人们大量挥霍地球资源,已经是能源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工业化进程,地球也已不堪重负。所以,这也到了人们该思考未来的时候。是否有合适的星球可以取代地球适宜人类居住使开发近地宇宙变得必要。同时,人们对于宇宙的了解逐渐加多,也意识到自己对于一些宇宙灾难无能为力,若

是有天地球遭受灭顶之灾,是否可以在此之前迁移到别的星球也使得开发近地宇宙变得迫在眉睫。

(2)中国开发近地宇宙的准则

在开发近地宇宙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对于近地宇宙的开发,一盲走在世界的前列。对干保护人类生存而探索宇宙的责任,中国责无旁贷。但也有一此国家开发近地宇宙秉持着唯利是图的想法,为了称霸,为了资源。中国一直以和平发展为目标。所以,在宇宙军备竞赛或是攫取资源的方面,不能投入过多精力。

5. 为什么可以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二叠纪一三叠纪陆生生物的相似性来推测存在冈瓦纳大陆?

【答案】可以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二叠纪一三叠纪陆生生物的相似性来推测存在冈瓦纳大陆的原囚如下:

(1)各大陆陆块不仅海岸线轮廓互相吻合,而且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等深线互相精确地拼合。(2)各大陆陆块在地质构造方向极为相似,甚至可互相连接。

(3)各大陆陆块有相同的古生物群。

(4)各大陆陆块上普遍存在石炭一二叠纪冰债层,并与含舌羊齿植物群的煤系地层交错出现,表明当时古气候完全一致,经历了一次大冰期,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5)把冈瓦纳古陆于石炭纪中期拚合后,各陆块上的古磁极位置和磁极游移曲线都能很好地吻合。

6. 解释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7. 试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答案】主要的成土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土壤形成过程

原始土壤形成过程是从裸露岩石表面及其风化物上低等植物着生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的过程。

(2)盐渍化形成过程

盐渍化形成过程由地表季节性的积盐和脱盐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构成,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可分为盐化和碱化两种过程。

(3)钙积过程

钙积过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酸盐发生移动和积累的过程。

(4)粘化过程

粘化过程是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温暖、湿润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5)白浆化过程

白浆化过程是在季节性还原淋溶条件下,粘粒与铁、锰淋溶淀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

(6)富铝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是土体中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7)有机质积累过程

有机质积累过程是在木本或草本植被覆盖下,土体上部进行的有机质积累过程。‘言是自然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一个成十过程。

(8)潜育化过程

潜育化过程是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在长期渍水的条件下,空气缺乏。有机质在嫌气分解过程中产生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和亚锰,形成一个蓝灰色或青灰色的还原层次,称为潜育层。

(9)灰化过程

灰化过程是土体表层SiO2残留,AL2O3和Fe2O3淋溶、淀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