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泡沫经济已经困扰人类三百多年。尤其上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东盟、巴西、俄罗斯等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泡沫经济的袭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以来,先后出现了证券投机热、房地产开发热、期货交易热等等,且物质基础不厚,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急待调整,金融体制尚在规范,因此,对泡沫经济现象必须高度警惕。本文力图以马克思的基本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泡沫经济这一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命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泡沫经济的发特征及形成的原因和破灭的危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防范经验,未雨绸缪,从技术方面和基本面建立起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研究本课题并撰写该论文的终极目的。论文分三部分阐述并论证了泡沫经济的危害及其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深层次思考与启示。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出现过的泡沫经济现象,的出泡沫的概念,就是指资产阶级价格急速膨胀然后下跌,资产阶级价格脱离实物价格的部分;并重点分析泡沫经济的形成常伴随有高地价、高房租、高股市、高货币发行量等“三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等现象特征。 第二部分,首先以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众多泡沫经济现象入手,深刻剖析了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包括:虚拟资本,投资机构失衡,举债过重,国际收支逆差和金融监管不健全等原因;其次,分析了泡沫破灭常引起银行坏帐严重,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缩水,金融环境恶化,甚至导致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泡沫经济对经济机体存在着巨大威胁。 第三部分,也是本文与众多研究者不同之处,在于本文以详实的资料为依据,从正反两方面,全面探讨了泡沫经济这一市场经济的共生体。其破灭的危害是不可预防的经济现象。通过典型事例,论证了泡沫经济得以维持还是破灭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并明确提出了防范对策。指出泡沫破灭不仅与一国的经济基础与经济规模大小,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选择,科技开发能力与生产力成长速度,国际收支以及债务状况有着直接关系,而且与政治制度、管理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为了提早预防泡沫破灭的危害,把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文章还从技术方面和基本方面以及国际合作方面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一系列对策措施。目的是想尽一切努力把引发经济危机的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为我国的经济顺利跨入21世纪,营造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纵观全文,本文撰写有以下特点: 其一: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有着正面意义。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泡沫经济的探索和讨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它的危害与防范两个方面,其中一些文章甚至把它描绘成不可抗拒的洪水猛兽,无形中使人们对泡沫经济,乃至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恐惧心理。这不利于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本文则完全不同:它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全面论证了虚拟资本既有投机性的一面,又有投资和筹资的功能,而且二者相辅相成。明确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中存在泡沫是不可避免的,泡沫风险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并从技术方面、基本方面和国际联合等方面加强监管,以兴其利,避其害。提法新颖,论证有力,力图做到观点新,理论体系新。 其二,全面性,系统性。本文从泡沫经济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入手,不仅深入阐述了泡沫破灭的危害,而且以美国为例,全面论证了就年来美国的泡沫不仅得以维持而且成了拉动市场的支持力,再一次说明,只要不断提高生产力并管理得当,不仅可以避免泡沫的危害,还可以拉动经济持续走旺。观点全面,使人耳目一新。 其三、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六大对策。观点明确,论证科学,措施具体,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