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笔试)之学前教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师生关系
【答案】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存在不同的类型,从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来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 从教育作为一种组织来看,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学校、班级、教室等社群中,构成组织和被组织的关系; 从教育活动的展开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简答题
3. 如何理解幼儿的活动?
【答案】幼儿的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幼儿的活动的作用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幼儿园里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等等,都是幼儿与环境中的不同对象(如玩具、老师、同伴等等),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这些活动幼儿是不可能发展的。
(2)幼儿的活动的分类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外部活动指可见的幼儿的实践活动。无论哪种活动,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①幼儿的生理活动。幼儿的生理活动是满足身体的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无时无刻不在幼儿的身体内部进行着。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的“内部工作”特别艰巨。家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需要。
②幼儿的心理活动。幼儿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一样,也是必须由幼儿自己进行的、极其艰
巨的“内部工作”。幼儿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主体,在作用环境的同时,他必须自己去观察、理解、记忆、思考、做出判断,靠艰苦的练习和长时间的经验去学习语言等等。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适应任务。幼儿的心理活动带着鲜明的个体特征,如幼儿性格多种多样,兴趣各不相同; 幼儿心理活动虽然是内部活动,但常常有可见的外显行为,如幼儿情绪愉快时,就会又唱又跳,计算时常用手的动作来帮助思维等。
③幼儿的实践活动。幼儿的实践活动主要指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或物直接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它是与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交融为一体、统合进行的最富有发展价值的综合性活动。幼儿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 二是人际交往活动。前者是幼儿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活动; 后者是指幼儿与成人(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和幼儿同伴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某种关系与联系的社会性活动。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内部活动(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实践活动)是不可分割、交融在一起进行的。无论哪种活动,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将两者割裂开。
4. 简述张雪门的自由教学法的步骤。
【答案】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的自由自动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五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引起动机
在此步骤中,教师利用自然变化、设备的改变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个过程可由教师来安排,但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
(2)课前准备教师做好一切材料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具的使用以及儿童教的准备等。
(3)决定目的
这一步骤是教师帮助儿童确定活动目的,从而使教师在指导儿童时就有了一定的标准。
(4)制定计划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要有周密的计划。这些计划要包括教学进度内容、地点及过程等几方面。
(5)评论
在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完毕后,教师就要对自己以及儿童进行评价工作。在评价中,教师要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及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5. 简述幼儿体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幼儿体育是为了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实施的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体育中,不能把目光放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 更不能允许为比赛、表演、为幼儿园争名次、争荣誉等目的而进行有伤幼儿身体的任何活动; 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的特点,避免小学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用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各种身体活动来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体育活动的功能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积极参加才可能实现,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是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实施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不能为了达到计划的目标,生硬地强迫幼儿训练或完成某项运动,或因为幼儿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而进行惩罚、责备,另外体育活动的难度、趣味性以及活动的设备条件等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因为幼儿园体育的某些目标,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标,仅仅靠体育锻炼是不能完成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要实现体育的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在早操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 组织体育课,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要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来实现活动目标; 体育游戏中则要充分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中要保证幼儿自由、安全地活动等。
三、论述题
6. 试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案】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陈鹤琴批评当时的幼儿园不是抄袭日本就是模仿欧美,生搬外国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他坚决主张幼儿教育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儿教育,指出这是中国求进步,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状况,发展进步合理的社会之需要。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①教育观。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