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由贸易政策
【答案】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 横向跨国并购
【答案】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寡头垄断力量。
3. 金融创新
【答案】金融创新是使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变革的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的创造活动。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把金融创新划分为需求引导型、供给促进型和规避管理型三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技术的革命,其发展不仅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也对全球金融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简答题
4.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自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意味着获得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其次,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再次,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最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可能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获取资金流入的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增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入金融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可以在其市场上自由进入和流出而较少受到限制,这将大大提高资本流出和流入的规模和速度。虽然在理论上讲,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发展会起促进作用,但是短时期内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却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流动中直接投资的比例倾向于减少,金融市场投资的比例会相应扩大。由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过低,调整速度过快,受预期的影响也过大,往往市场预期稍有波
动,就出现大规模金融动荡,给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所限,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往往处于“外围”地位,容易接受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可能导致自身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属性。
5. 区域货币合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是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优货币区理论是与区域货币合作有关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修正、补充和进一步阐述了蒙代尔最初提出的这一理论。
综合各种观点,最优货币区应该是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这里所说的“最优”,是指区内国家通过协调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对区外货币的汇率浮动,达到区内国家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总的来说,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包括要素自由流动、汇率统一以及经济政策协调这三方面的内容。另外,最优货币区的成员国,必须放弃一定的政策自主性。
6.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三、论述题
7. 何谓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答案】(1)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部各地区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2)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保持经济増长,提高经济増长质量;②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③控制人口的数量増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④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⑤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上述六个方面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实现,可以满足人类不断増长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和第六方面的
实现,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四和第五方面的实现,可以既满足物质资源的储备,又满足知识资源的储备,更好地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