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44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旅游者

【答案】(1)国际上的定义

①国际旅游者

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过,到其他国际旅行24h 以上的人。除为获得一个由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长住国家去访问的人。

a. 不属于国际游客的情况

第一,为移民或获得一个职业而进入其他国家的人;

第二,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第三,避难者、流浪者或边境往来工人;

第四,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

b. 属于国际游客的情况

国际游客是指到另一国家并且其目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

第一,其旅行目的是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或过境的人;

第二,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乘客;

第三,逗留时间不到1年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包括安装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第四,国际团体雇用不超过7年的雇员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

②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是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h 而少十一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2)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在国家旅游局的旅游统计中,相关的旅游统计指标定义如下:

①游客

游客是指仟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国(或长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逗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②海外旅游者

海外旅游者是指来华游人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③海外一日游游客

海外一日游游客是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④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⑤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在我国人陆居民离开长住地l0km 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 、不足24h ,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2. 民俗

【答案】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小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3.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答案】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汤因比在对多种文明的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挑战和应战”。他以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如果没有当时对环境的应战也就不会有埃及古国的文明。

4. 循环经济的3R 原则

【答案】循环经济的3R 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种原则的简称。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 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

5. 洪堡

【答案】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科学家,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不仅包括地表各自然现象,还包括了人类社会活动。

6. 城市体系

【答案】城市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或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其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 具有整体性、动态型、开放性、层次性、重叠型的特点;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7. 人口结构

【答案】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又称人口构成。它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特征,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了解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8. 第三产业

【答案】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它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

9. 可能论

【答案】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小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该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10.城市景观

【答案】城市景观是指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的特征。

【答案】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类。

(1)形式文化区

①涵义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