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特点是什么?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特点
①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迅速发展,尽管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具有差异性,但在小学高年级各种基本道德观念已经形成。
②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下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在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和达到共同的目标,儿童逐渐意识到个人和集体、祖国的关系,并在学习等日常活动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
③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佩克和哈维格斯特认为道德行为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属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其特点是依随社会的风尚,遵从集体的决策,自己不采取单独的主张与果敢的行动。
(2)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①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区别
道德认识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②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
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道德观念是前提和基础,它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上的依据,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品德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促使小学生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是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对其他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如果没有掌握恰当的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就无法体现。由此可知,三者是不可割裂的。
2. 举例说明成年晚期认知的变化。
【答案】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显著特点有三点
(1)退行性变化,即总的趋势是减退或老化而不是増长或发展。如视觉减退
随着年老,由于眼睛晶状体弹性变小,调节力逐渐下降,因而时常看不清近物,出现老花眼。柯林斯等人曾对4862名6〜16岁儿童及6479名20〜60岁成人的视力进行测查,发现6〜20岁视力达到或超过1.0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増加。
(2)持续性,即増长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是在持续进行,如高级认知机能思维、晶体智力等。格林)研宄了24〜64岁个体智商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智力一直可以増长到40岁,其后仍保持稳定。
(3)差异性,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心理机能老化的早晚和速率不同,如感知觉衰退得较早较快,而思维等老化得较晚较慢;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之间:有些老年人甚至高龄老人担任政府高官或大中型企事业的主管或决策者,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洞察力和相当高的智慧,但也有些老年人记忆显著衰退,心智显著钝化,思维严重迟滞。可见,成年晚期的认知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以衰退或发展单一维度来评述,而应作具体的分析。
3.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随着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儿童对父母,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4. 儿童的体格发展有哪些规律?
【答案】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①头尾规律: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 出生时为身长的1/4, 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1/8。这种发育规律称之为头尾发展规律。
②近侧发展律:在婴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③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连续过程,儿童的生长发育时刻在进行着,但是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各器官组织生长快慢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脑细胞的发育主要是在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6岁以后甚至一生,脑细胞仍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只是其发育的速度减慢。出生后体重和身高有两个突增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其他时期仍有增加,只是速度较慢。
(3)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儿童期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和同一情况进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特别是3岁以前。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10年左右便发育成熟。个体的淋巴系统到12岁左右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随后淋巴组织开始缩小,所以,在儿童12岁时可以触及其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8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异常情况。
(4)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长发育速度呈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的高峰,第一次在胎儿期,第二次在青春初期。
(5)个体的差异性
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如遗传、环境、营养、教养、性别等的影响,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
5. 运用发展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知识,谈如何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并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答案】(1)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以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成年早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这一时期的个体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包括生理、心理发展,性格、生活方式的稳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②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并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力。
③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④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⑤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2)运用咨询心理学的知识,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以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①应站在成年早期青年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来访者考虑,不让他们认为教育者是父母的“共谋者”、“发言人”或“代理人”。
②对自我比较强的成年早期青年可以给予积极正面的启发和引导。
③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理论,以正确判定成年早期青年出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时现象还是不适应症候,以确定心理咨询的方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