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975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Learning disability

,是指无显【答案】Learning disability 中文翻译为“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亦称“学习无能”

著智力缺陷的学龄期儿童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异常状态,致使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的综合征。学习困难的基本症状有:①实际行为与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的学习成绩远低于其实足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达到的成绩;②有一些特殊的行为障碍;③缺陷集中在包含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方面,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听讲、推理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④并非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或情绪问题、缺乏学习机会引起。

2. 发展心理学

【答案】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宄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宄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了研宄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宄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3. 假装游戏

【答案】假装游戏是指表现出既与现实相似而又充满了戏剧性色彩的游戏活动。这种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假定性”。假装游戏在婴儿期就出现了,持续整个学前期。它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经常做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联系和巩固先前获得的知识技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练习各种社会角色,从而发展社会性技能;还能帮助儿童区分幻想和现实。

4. 最近发展区

【答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关于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

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二、简答题

5. 简述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答案】少年期一般指13岁左右,大概是初中阶段。表现出的一般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1)少年期心理发展存在着矛盾性。具体表现为: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服从权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与此同时,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内心闭锁但又表现出愿意结交朋友,了解外界的开放性;表面上表现出勇敢,但某些场合又表现出怯懦;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等等。

(2)思维品质存在着矛盾发展。初中生在思维发展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成分还起作用。思维品质的矛盾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现性依然存在;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3)少年期个性存在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不平衡性和极端性或偏执性;自我意识高涨,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反抗心理严重,比如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易片面看待问题。

(4)情绪表现出矛盾的特点。具体表现出两面性: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内向性与表现有时像“疾风暴雨”

表现性共存,有时会故意隐蔽自己的某些情绪。

6. 胎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试通过查阅资料或访谈,列出胎教音乐的适宜曲目及使用方法。

【答案】(1)胎教作为胎儿期心理卫生的基本形式,其作用机理是:

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使胎儿的听觉神经通路、视觉神经通路、触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这些通路途径上的细胞得以伸展出更多的树突,以促进它们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触联系。

(2)胎教音乐的适宜曲目及使用方法

音乐胎教是各种胎教方法中的首选措施。音乐胎教是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通过对胎儿不断地传输优良乐性声波,促使其脑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及突触的发育,为优化后天的智力及发展音乐天赋奠定基础。从心理学理论看,音乐能够激起人们无意识超境界的幻觉,使孕妇产生恬静的美感和愉悦的情绪,产生良好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儿,改善胎儿大脑功能水平。

以下是适宜于音乐胎教的一些乐曲:

; ①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

②德沃夏克的e 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 ③约纳森的《杜鹃圆舞曲》

; ④格里格的《培尔. 金特》组曲中《在山魔王的宫殿里》

; ⑤罗伯特•舒曼的《梦幻曲》

; ⑥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 ⑦贝多芬的F 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 ⑧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 ⑨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⑩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

;慵懒上述曲目怀孕妈妈们在一天当中的每个时刻都可以听。烦躁的时候适宜听《自新大陆》

;悲伤的时候适宜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发脾气的时候适宜听《田的时候适宜听《杜鹃圆舞曲》

;睡醒的时候适宜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激情澎湃的时候适宜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跟小园》

;运动的时候适宜听《拉德斯基进行曲》;春天来临的时候适宜宝宝讲话的时候适宜听《摇篮曲》

听《春》。

7. 朱智贤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1)朱智贤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2)朱智贤的主要观点

①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朱智贤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

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都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与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过一系列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那种高于主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主体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④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年龄特征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