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户兼业化有哪些利弊得失?
【答案】(1)农户兼业化的积极影响
①兼业农户与专业农户一样都能生产商品性农产品;
②兼业农户的出现和大量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有积极作用;
③为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④兼业农户由于有多种收入来源,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农业生产的发展;
⑤兼业农户有了城市和农村双重身份,对为自己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缓解大量农民涌向城市,防止城市的过度膨胀,避免农村人口的过度萎缩和农村社会的衰落有积极作用。
(2)农户兼业化的不利影响
①在兼业农户当中,有许多是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商品率低、不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农户;
②许多农户收入主要不靠农业,无心经营农业,这部分人经营的农业往往处于衰退荒废状态,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在大生产排挤下,有许多兼业农户会被淘汰和消失。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户兼业这种经济现象,还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还会有所发展,至于发展速度的快慢,兼业化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各国国内外的条件、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
2.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①渐进性
这要求人们在推进技术进步中,不仅要重视重大技术的进步,更要重视渐进性的技术进步。②系统性
某一项科技的进步,可以向其他领域推广转移和渗透扩散,促进其他产业技术的发展,逐步
形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出现更加协调和全新的局面。
③外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
④复杂性
农业技术的复杂性表现为:
a. 由十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难以控制、调节,不可能持续地保持农业技术进步的最佳环境。
b. 农业技术进步内容的复杂性。
只有各种科技进步内容的有效化组合,才能形成较大的社会生产力。
c. 农业技术结构的复杂性。
只有发挥农业技术的综合效应,才能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d. 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⑤. 周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使其淘汰的时间过程;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3)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
①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进步,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农业用具和设施,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比率。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a. 可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
b. 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
c. 可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生物技术、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平。
③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a. 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
b. 可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④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a. 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b. 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地进行。
⑤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a. 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b. 先进的农业科学文化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运用,必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3. 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合作社思想萌芽和观点。
【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作社思想萌芽
①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出版了《乌托邦》一书,对当时英国社会和国家制度做了辛辣的揭露和嘲讽,对资本原始积累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提出了一套改造社会的方案,设想了一个消灭私有制的理想社会。
②1623年,意大利的托马斯·康柏内拉出版了《太阳城》,在该朽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虚幻地描述了个人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①欧文继承并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萌芽,提出了建立合作公社的设想。
②欧文把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作为理想的社会原理,提出了以多数的统一合作村为单位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③他主张建立新和谐村,以把失业者组织起来。并设想了和谐村内土地、农业、工业、消费、财产、村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制度、原则和具体细节。
④欧文把他的劳动公社方案看成是改造旧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建立未来社会的组织形式,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4. 何谓土地制度?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1)土地制度的含义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
①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
②狭义的十地制度仅包括十地所有制度与十地使用制度。
(2)土地制度的特点
①地位的基础性
在社会处于农业阶段的时候,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财富形式。土地制度在决定国家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中仍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构成的复杂性
土地作为一种财产,其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及管理等构成一系列复杂的财产关系与产权体系。
③各国(或地区)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