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管理会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预计资产负债表法

【答案】预计资产负债表法是指通过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来预计预测期资产、负债和留用利润,从而测算外部资金需用量的一种方法。

2. 批别动因作业

【答案】批别动因作业是服务于每批产品并使每一批产品都受益的作业。

3. 工时动因作业

【答案】工时动因作业是指资源耗费与工时成比例变动的作业,每种产品按其所耗工时吸纳作业成本。

4. 安全边际

【答案】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或者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这一差额表明企业的销售量在超过了保本点的销售量之后到底走了多远。或者说,现有的销售量降低多少,就会发生亏损。

5. 成本预测

【答案】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在编制成本预算之前,根据企业的经营总目标和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各个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确定目标成本,预计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简答题

6. 与实行差别化战略的公司相比,实行低成本战略的公司的管理会计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1)在持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侧重于使用传统管理会计,它们用标准成本评价部门业绩,用产品成本作为定价和编制弹性预算的基础,力求完成预算目标,并重视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随着适时制生产系统(JIT )的建立,作业成本得以广泛应用于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从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而在持高差异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市场营销部门的成本效益分析,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则放在次要位置。

7. 请阐述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

【答案】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

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属于企业合并的范畴,都遵循企业合并的相关准则,但两者在处理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无论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后续计量模式均采用成本法核算。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即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合并对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在权益结合法下,将企业合并看成是一种企业股权结合而不是购买交易。参与合并的各方均按其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合并,合并后,各合并主体的权益不能因企业合并而增加或减少。

①合并成本的确认。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②合并费用的处理。合并方为进行合并所发生的各项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③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应按其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单列项目反映;合并的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一个企业购买另外一个企业的交易,按照购买法进行核算,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购买法视合并行为为购买行为,注重合并完成日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

①合并成本的确定。合并成本以购买方所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

②合并费用处理。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费用应当冲减所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无溢价或溢价不足以冲减的部分,冲减留存收益。

③购买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企业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其中包括的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母公司的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可确认

为商誉或者作为当期损益列示。

8. 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含义及其区别是什么?

【答案】从理论上讲,边际成本是指产量(业务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当然,这是从纯经济学角度来讲的,事实上,产量不可能向无限小变化,至少应为1个单位的产量。因此,边际成本也就是产量每増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是有区别的,变动成本反映的是增加单位产量所追加成本的平均变动,而边际成本是反映每增加1个单位产量所追加的成本的实际数额。所以,只有在相关范围内,增加1个单位产量的单位变动成本才能和边际成本相一致。

9. 如何理解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作用。

【答案】在对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及风险评估后,注册会计需要得出如下结论:

(1)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否合理。

(2)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3)是否更多地信赖控制并拟实施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控制的风险评估,进而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如果审计证据表明内部控制不可信赖,则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水平,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实施控制测试,更多的依赖实质性审计程序。

如果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程序表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所以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程序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决定着是否需要实施控制测试,而重大错报风险和控制测试结果影响着后续一系列审计程序,影响着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效率。

10.试述销售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销售预测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要针对不同的预测对象,根据所掌握资料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预测方法。

(2)预测分析中所应用的数学方法不是搞数字游戏。我们必须将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因为任何数字方法都是以历史资料作为基础来预测的。如果不考虑预测期间在政治、经济、市场和政策方面可能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预测的结果就会脱离实际。

11.什么是边际贡献分析法?在运用边际贡献分析法择优决策时的标准是什么?边际贡献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