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中西美学史复试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柏拉图“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

【答案】“模仿说”是柏拉图把古希腊人关于漠仿的观念提炼成了一种哲学理论,加工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学说,用以说明万事万物的存在,以及艺术活动的本质。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感性活动,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理念),甚至不能认识具体事物,只能模仿具体事物的影子,因此不能给人们提供真正的知识,不能把握真理;艺术总是模仿心灵的低贱部分也就是愔绪和感受部分,不能模仿心灵的高级部分,也就是理性部分。“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模仿说”对现实主义文论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论是模仿说的近代形态。这种理论虽然经常使用模仿说的语言,但表达的却是一种再现理论。模仿和再现的区别在于:模仿的对象总是个别事物,再现却可以同时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模仿是一种纯粹的接受,再现则是一种能动的把握。再现论之所以是模仿说的延续,是因为它也强调艺术要真实地描绘客观现实。它对模仿说的发展则在于,指出艺术不仅能把握个别现象还能把握一般本质,因此大大地提高了艺术的真理在为诗辩护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展。

(2)“模仿说”对自然主义文论的影响

自然主义文论是现实主义的延续,同时也是“模仿说”在现代文学理论中最后的体现。它是现实主义关于艺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立场的极端化。自然主义产生的思想土壤是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科学(尤其是实验医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美国的德莱塞、诺里斯、杰克•伦敦等。

总之,柏拉图及其“摹仿说”不但对西方美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后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艺观上,他把在哲学上提倡的理念论作为他的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他从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倡功利论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在文艺创作上,他认为灵感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可以说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 简述近代美学家关于移情现象的观点和看法。

【答案】(1)英国美学家

自从英国经验派把美学的研究转到心理学的基础上,人们就不断地讨论到移情现象。

①哈奇生用类似联想来解释自然界事物何以能象征人的心情;

②休谟用同情来解释平衡感说;

③博克也用同情来解释崇高和美,他并且把同情和摹仿联系起来。

④对于移情问题作出较大贡献的是意大利的维柯,他杷移情现象看作形象思维的一个基本要

素。

(2)德国美学家:

在德国,对移情现象的重视首先是与浪漫运动萌芽期和鼎盛期中所流行的泛神主义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①文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里描绘他对一些古代雕刻的亲身感受时,就经常涉及移情现象和内摹仿现象。

②康德在分析崇高时把移情现象称为“偷换”。他的一个基本的美学概念是“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而这个概念也和移情现象有密切的联系。

③狂飙运动的领袖赫尔德进一步强调精神与自然的统一,他在《论美》里把美看作生命和人格在艺术品和自然事物中的表现。

④黑格尔也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

⑤用“设身处地”和“外射”来解释移情现象的还有哲学家和《德国美学史》的作者洛慈。络慈在这里已指出移情现象的主要特征,把人的生命移置到物和把物的生命移置到人,所差的只是他还没有用“移情作用”这个名词。

3. 简述希腊文化的概况。

【答案】(1)希腊美学思想

发源于公元前六世纪,极盛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和希腊社会经济基础和一般文化情况密切联系着。

(2)西方古代文化的发源

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爱琴海一带的岛屿以及希腊半岛(巴尔干半岛)。

(3)希腊早期的生产主要是农业

①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对自由民的强取蒙夺,财产日渐分化,农业的发展日渐趋向土地集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土地贵族阶级,

②到了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由于战争的频繁,交通的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象雅典那样拥有海港的城邦里,农业经济日渐转到工商业经济。

(4)流传下夭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

①希腊神话

a. 希腊神话有很大一部分保存在荷马史诗里。

b. 希腊神话也有一部分保存在戏剧里。

②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希腊的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很繁荣。

(5)希腊美学理论具有丰富的文艺实践做基础

①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希腊文艺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在雅典达到了它的黄金时代,希腊文化由传统思想统治转变到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

②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的原因

a. 随看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便日渐繁荣,这就带动了哲学的研究。

b. 工商业的发展所造成的阶级力重对比的变化(民主力重的上升)。

c. 由于希腊在贸易和战争中和斐尼基,波斯和埃及各民族发生日益频繁的接触,外来的文化思想对希腊也起了激发哲学思考的作用。

4. 试比较《日瓦戈医生》和《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答案】苏联反映十月革命这段历史的长篇小说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属于悲歌,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则是哀歌。二者的写法不同,格调各异,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的完整画面,各有明显的价值。

(1)《日瓦戈医生》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一生诗歌与小说创作的总结。小说头绪繁复,主要以日瓦戈和情人拉拉为线索,串联出一批人物,意在展现其社会和家庭两个主题. 日瓦戈在父母双亡后。10岁时被托给一位教授抚养,与教授之女冬尼妞自幼相伴. 长太后分别学了医学和法律,大学毕业即结婚生子,

①小说很好地表现了社会主题

作者通过十月革命和内战前后十年的经历,塑造了一位诚实、正直,但思想极为矛盾的俄国旧知识分子形象。日瓦戈医生熟谙旧俄的腐败,所以由衷地欢迎十月革命,称之为“从未有过的壮举,历史上的奇迹”。但他对革命后的战乱和困境颇感迷惘,对无论白军还是红军的暴力都表示反对,反映了旧知识分子内心矛盾和曲折经历。作品描写了革命暴力的失误和造成的惨相,较对军入和多方面地表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革命时期社会付出的沉重代价,作者的写作方法与以往的这类作品不同,别具一格:虽然仿是现实主义,但已不局限于此了,而是加入了许多非现实主义的成分,例如象征、意象、浪漫主义等等.

②小说细膩地描写了家庭情感问题

书中更为震撼人心的,是日瓦戈和拉拉曲折的爱情故事。其中,不但日瓦戈在社会动荡之中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事业、家庭,直至个人生活都无能自立,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拉拉尽管美貌出众,异常真诚,但在少女时被诱骗,婚后又被弃,并因为帕沙的政治“问题”而受牵连,竭力逃避被抓捕,这样两个具有敏感心灵的人遭遇在一起,两情相悦,互相理解。一个是理想幻灭、有才华却不得施展而厌倦革命和战乱;一个是美丽善良,私生活上却屡遭厄运,为避免受政治株连而躲避革命,恰似“红颜薄命”。他们在乱世中碰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激荡人心、引人同情的爱情场景。

⑵《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在《静静的顿河》中,尚洛霍夫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 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静静的顿河》全书四部八卷,140余万字,据统计共写了434人。而在这样宏大的篇幅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始终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

①篇幅宏大,人物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