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变态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表演型人格障碍

【答案】表演型人格障碍往往因其过分招摇和轻浮的表现突出而引人注目,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是其所需要的。但因其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的特征,社会适应不良,难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

美、德等国采用PDQ 和SCID 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的表演型人格的患病率为1.3%〜3.0%。女性是男性的2倍。有研究发现,表演型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强迫症和惊恐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18%,11%和10%。

2.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

【答案】DSM-IV 中广泛性焦虑障碍被定义为,具有对一系列生活事件或活动感到过分的、难以控制的担忧,并伴以六种相关的负性或紧张症状中的至少三种。其基本特征是慢性、不可控的担忧。

3. 认知评估

【答案】个体总在评估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行为,这些评估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自动的、无意识的,其中自动的和无意识的认知评估叫做自动思维。在认知疗法中,要求病人内省自己自动思维的内容,并对其重新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造成负性情绪并影响行为的非理性思维。

Beck 归纳了思维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认知歪曲:

(1)武断的推论:指在缺乏证据或者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就草率得到结论;

(2)过度概括化;即指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者别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

(3)选择性概括:指仅根据个别细节,忽略其他信息,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4)“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做出判断或评价;

(5)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做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抑自己的成绩、优点;

(6)个人化:将外界不幸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即使在没有明确证据的基础上也是如此。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答案】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ADHD )是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

最初曾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注意缺陷,但其反而使症状恶化了;相反,使用精神兴奋类的药物,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人们认为是大脑的损伤造成了儿童多动等症状。许多患此障碍的儿童并未被发现有脑损伤的病史或特征,并且许多有脑损伤的儿童并未表现出多动的症状,因此脑损伤与多动症状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至80年代,DSM-III-R 才正式将此障碍命名为注意缺陷。

从性别上看,患病人群中男性要显著高于女性。ADHD 在8岁之前的起病人数最多,之后就越来越少。ADHD 还常和其他障碍共病,如对立违抗障碍。ADHD 的一些症状在成年之后可能还有残余存在。

(1)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孩子总是过度兴奋、冲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会走路后,往往会以跑代步,在房间乱跑,四周的东西都非碰不可,家长会觉得他们好喧闹和捣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在学校其表现更为明显,他们不停地做符种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学习。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样,甚至到睡眠时亦不愿意安静。这样的情况可能被诊断为ADHD 。

②DSM 中ADHD 有三种亚型:混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和多动一冲动为主型。

③表现

a.ADHD 的患者在社会功能上通常会有很大损害:

b. 因为冲动和多动,在和父母相处上有问题,家庭气氛是对立的。家庭冲突和消极的父母子女互动经常会影响干预的效果。

c. 患ADHD 的儿童虽然可能表现得健谈和友善,但是可能因为忽略信息而误解别人的意思。因此他们与同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

④ADHD 患者的学业表现也会严重受损,会表现出某种学业能力缺陷。

⑤从智商上看,ADHD 患者既有高智商也有低智商,更多的人处于平均水平,但他们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得分较低,这可能与他们在进行测验时未能专注回答问题有关。

5.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答案】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 ), 又译异常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6. 精神障碍

【答案】精神障碍,又译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老年痴呆等,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7. 性偏好障碍

【答案】性偏好障碍又称性变态,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的形式,并将这种偏离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获得性兴奋、性满足的方式。

8. 强迫型人格障碍

【答案】过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严肃沉闷等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者的特征。此类病人还易于出现强迫症、抑郁症、心身疾病等。

美、德等国采用PDQ 和SCID 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7%〜6.4%,男性多于女性。强迫型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强迫症的共病率分别为6%与30%。有研究者认为,强迫型人格障碍与A 组(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接近。私人诊所和高功能人群中可发现强迫型人格障碍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相关。

9. 心理障碍

【答案】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障碍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并采用以医学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干预。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分属于心理学和医学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许多相同的障碍进行研究,其结果相辅相成。

10.焦虑和防御机制

【答案】焦虑泛指恐惧和担忧的感觉,是心理分析观点中的重要部分。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类型:现实焦虑、神经质性焦虑和道德焦虑。

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这些程序被弗洛伊德称为防御机制。经典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冲突一方面来自内心愿望与外在现实,另一方面存在于人格结构之间的冲突。为了应对冲突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对于冲突所做出的无意识的策略反应。

二、简答题

11.简述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答案】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人们主要从遗传(包括谱系、双生子、寄养子、染色体、基因)、免疫、实验临床心理、脑影像、神经生化、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家庭教养环境、人格特点、生活事件)等方面进行研究。

(1)遗传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是由许多基因的积累作用造成的。没有明显的遗传规律,但有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出现异常。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遗传的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多基因的遗传没有特异性的基因,即在一般人中这种不正常的基因也有存在。

(2)双生子的研究

同卵双生子的共患率高于异卵双生子,说明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关。双生子未发病方和发病方的子女中,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发病率均远高于一般人群。

(3)家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