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讲解法
【答案】讲解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精讲多练”,不能“只练不讲”。
2. 轨迹的幅度和距离
【答案】轨迹的幅度和距离是指动作范围的大小,是以长度和角度来衡量的。身体某些部分的幅度是用长度和角度来表示的,身体各部分的幅度取决于关节、初带和肌肉的灵活性和弹性。
二、简答题
3. 学校体育科研选题有何依据?
【答案】学校体育科研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1)课题的价值
(2)课题的可行性
(3)个人选题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4)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5)关键性的问题
(6)具有共性的问题
(7)占有一定的科研资料
4. 什么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有何区别?
【答案】(1)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的区别
主要目标或任务不同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完成大纲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合区掌握。课外体育锻炼侧重于复习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
要求不同
体育课中的必修课具有强制性,课外体育锻炼不具有强制性。
内容不同
体育课受体育教学大纲的限制,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样,一般不受限制。
组织形式不同
体育课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一般不作形式上的要求。
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
体育课中承受的负荷较为适中,课外体育锻炼负荷适中,具有较明显的个人和项目特点。
效果评价不同
体育课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不因人而异,具有统一性。课外体育锻炼评价方法和标准灵活多样。
5. 我国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建立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
教师教育一体化主要包括:
培养目标的一体化
培养目标一体化是指分别制定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阶段的目标,并使其互相衔接、互相补充。
课程一体化
职前培养侧重理论课程,力求理论课程的实践化。在职培训以实践课程为主,注重实践课程的理论化。两种教育的课程体系彼此衔接、互为呼应。
师资队伍一体化
进行教师队伍的调整和优化组合,从而建立一支既能担负职前培养,又能承接在职培训任务的一体化教师教育队伍。
管理一体化
高等教师教育院校应实现一种由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的管理模式,向教师终身教育的管理模式转变。
(2)确立教师专业化的教职观
我国在完成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
进一步调整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含选修课)由强化学科专业性向强化综合性、教育专业性发展,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増加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
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切实有效地普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获取资格证书,后上岗执教。
加速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的进程
要把中小学新教师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师教育。
(3)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6. 体育教学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1)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是是指教师和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首要程序,包括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
备课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条件,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选择最佳的体育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学生预习
预习是指在上课之前教师备课的同时,学生对教材内容作预先的学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率,加快掌握动作技能的速度。
(2)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明确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育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调控得当
a. 教师要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正确地选用体育教学方法。
b. 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价值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
c.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掌握好教学进度。
d.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和程序,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e. 学生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认真进行练习。
积极互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价是一个程序中相互联系着的两个环节。
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师观察、身体素质测定、运动技能展示等方式。
评价
包括对达到规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度、学习态度、体育教师等的评价。
7. 简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答案】(1)运动认知性:体育课程主要是进行身体练习,并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在认知上主要是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
(2)生活教育性:体育课程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重要准备。它主要是为学生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