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研究系801经济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辨析题
1.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因此虚拟资本的价格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虚拟资本是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
但是,虚拟资本的价格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因此它不随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而变动,而呈现出相对独立性。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1)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2)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3)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2. 社会分工是市场组织存在的基础,工场内部分工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社会分工意味着社会劳动被分配在不同的部门中,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是单方面的,而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为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就要相互进行劳动产品的交换。因此,交换的必然性根植于生产劳动分工体系内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从而也是市场组织存在的基础; 而个别分工中,局部工人不能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个别分工以许多工人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的使用为媒介,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各部分劳动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使用的,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从而成为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
3. 购买劳动力的资木价值也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的周转,是采取原有价值一次转移的力一式;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周转则是以新价值的再创造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耗费,但形式上也是价值的一次性回收和补偿。
流动资本价值是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其价值转移方式是一次全部加入到新产品中去的。物质更新方法为多种要素,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不断地在实物形式上更新。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也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4. 股份制可以成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
【答案】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对十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股份制逐渐成为我国公司所有制的主要形式。股份制企业发展速度很快,我国股份制企业从1997年的7.2万家发展到近50万家,可见股份制已经成为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
二、论述题
5. 论述政府职能转换和政府改革。
【答案】政府职能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反映政府的实质和政府活动的内容与方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发展,我国应该进行政府职能转换和政府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①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政府,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实现的。因此,要实现政府对国民经济有效的宏观调控,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前提。
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弊端和教训。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政府职能特点,就是直接经营企业和管理经济。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层层分解的指令性计划直接控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这就会造成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政府按“条块”划分的行政等级隶属关系直接支配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没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经营活动既缺少内在动力,也缺少外在压力,导致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包揽企业的微观经济管理,小可避免地使计划指令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际,缺少科学性,并远远滞后于市场变化。因此政府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③提高政府效率的需要。在传统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层层分解的指令性v 什划直接控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完全忽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使市场价值规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以致政府的效率低下,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弊端。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求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政府的效率与原来相比大大地提高。
(2)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的方法和措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彻底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直接经营企业和管理经济,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间接宏观调控。
①从直接个量管理转向间接的总量调控。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是一种个量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从直接经营企业和管理经济转向间接的宏观调控,因而,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就转向以总量调控为主。具体说,就是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节,使市场向企业发出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的市场信号,以引导企业按国家计划所规定的轨道运行。总量调控的内容就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大体平衡,以保证企业经营的良好环境,并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②从直接管理实物运动转向间接调控价值运动。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具体表现为对资源的直接行政调拨和直接组织生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以市场为直接调控对象,保证各种宏观总量的价值平衡。这种价值平衡主要表现为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外汇收支平衡等。所以,政府问接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调控价值运动,即通过价值形态的商品货币活动,调节市场运行,最终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从直接管理经济运行的局部转向间接调控经济运行的全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大量基层的微观活动很难实现直接管理和经营,真正实现直接经营和管理的企业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通过对市场的调控而实现对企业的引导,市场是所有微观组织活动的共同场所,所有企业都必须参与市场活动,所以,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事实上是对经济运行全局的调控。企业只要参与市场活动,就要受到政府的间接调控。
④从静态方式的直接经营转向动态方式的间接调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计划缺乏灵活性和可变性,政府只注重初始的计划日标的制定,而不注重市场的变化和计划的调整,而企业也无权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所以,这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计划是一种指导性的计划,不仅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而且政府也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修改计划目标。事实上,政府计划也只有及时调整才能保证其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有效调控。
6.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
【答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有小同的表现。
(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商品只能按价值进行交换。商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即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只能通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表现出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