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

A. 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B. 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C. 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D. 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答案】C

【解析】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为其子女建立了从预备学校、中学直至大学的学校教育制度,而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在由宗教团体主办的“贫民学校’、“主日学校”接受教义的灌输。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要求其国民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样一来,英国的教育一方面保持着原有的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了国民小学、职业学校,以便培养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新型劳动力,由此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规学制。

2. 斯巴达教育的三阶段不包括( )。

A. 体格检查

B. 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

C. 公共教育

D. 军事教育

【答案】D

【解析】斯巴达教育的三个阶段包括:

①出生时接受严格的体格检查,只有被认为体质合乎健壮标准的,才准许留下来; 身体虚弱的,便弃之荒野,仟其死去。

②在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养育,要接受国家的严格监督。

③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接受公共教育,开始军营生活。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

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

3. 主张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来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是( )。

A 西塞罗

B. 昆体良

C. 柏拉图

D. 普罗泰戈拉

【答案】A

【解析】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其教育思想散见于其演说词和书简之中。在西塞罗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培养雄辩家的方法除多多诵读文学精品、练习,特别是长期的写作练习,提高雄辩家的能力外,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也是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最佳途径。

4. “大学者,,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A. 教育独立

B. 教授治校

C 思想自由

D. 文理沟通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查。教育独立、教授治校、思想自由、文理沟通都是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而思想自由是其核心观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另一种表述。这道题告诉我们,要多加注意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5.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经济、社会的稳定

B. 十字军东征

C. 新兴市民阶层需求

D. 改造原有大学

【答案】D

【解析】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包括:①西欧封建制度在11-12世纪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由工商业者所定居的城市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地区出现。②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从西欧离开家乡,到东

,传播基督教信仰,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方去打击“异教徒”

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不仅提出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

6. 创立“恩物”这一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的教育家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福禄培尔

C. 陈鹤琴

D. 杜威

【答案】B

【解析】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①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 ③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一一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7.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 )。

A. 教育立法独立

B. 教育教学权独立

C. 教育内容独立

D. 教育督导独立

【答案】B

8. 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擅于通商交往的正式活动家和商人。因此,雅典男诩12, 3岁就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还有( )。

A. 骑马、击剑、游泳

B. 骑马、游泳、奏乐

C. 击剑、游泳、文法

D. 骑马、击剑、辩证法

【答案】A

【解析】雅典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这种和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雅典的男孩7岁以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12, 3岁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此外,还有骑马、游泳、击剑等。到15.6岁以后,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是首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到18岁时,再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之后,通过一定的仪式,取得国家公民的称号,参与国家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