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 )
A. 以造就专业人才为唯一培养目标
B. 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
C.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
D. 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学堂的特点的掌握程度,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题。洋务学堂的特点是:培养目标培养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 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下,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教学方法——能够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教学组织形式——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2. 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主义化的标志是( )。
A. 西塞罗主义
B. 昆体良主义
C. 新托马斯主义
D. 新柏拉图主义
【答案】A
【解析】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认为,古典文化教育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促进人充分发展的手段; 过分强调古典文化教育,过高评价西塞罗文体并将其作为作文的唯一正确的范例,主张单纯效仿西塞罗等。西塞罗主义完全反对使用在西塞罗作品中没有出现过的词汇和习语,主张单纯仿效西塞罗。西塞罗主义的盛行标志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形式主义的弊端,背离了人文主义文化修养的目标,也说明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因食古不化而走上了穷途末路。
3. 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A
4. 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
A.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B.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答案】C
【解析】“大学者,非谓有大楼指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出自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
,是儒家对大学的教育目的的梅贻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
,出自《复旦校和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歌》。大学是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是培养全面客观地了解和研究世界智者的地方。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这是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
5. 不属于前期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是( )。
A. 伊拉斯莫
B. 弗吉里奥
C. 维夫斯
D. 培根
【答案】D
【解析】伊拉斯莫、弗吉里奥和维夫斯是前期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人文主义教育日益滞后于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必须予以新的拓展,这种新拓展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改变、世俗精神的增强、学习内容的丰富、本族语的引入、学习方法的进步等方面。意大利的卡斯底格朗、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英国的埃利奥特和培根成为新的教育精神的代表人物。
6.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
A. 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 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答案】B
【解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这使得教育目的的制定离不开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同时,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教育又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过分强调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或者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都具有片面性。人的发展要从个人和社会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出发。
7.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创始人是( )。
A. 弗朗西斯·培根
B. 罗·培根
C. 霍布斯
D. 洛克
【答案】A
【解析】弗朗西斯·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创始人,他区分了“感性认识”
,提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是可靠的。认为真正的知识只和“理性认识”
能从经验中获得; 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而人对存在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培根还系统地制
,实际是三表法、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定了认识的归纳法。培根称之为“获得知识的新工具”
分为“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排斥”这三个步骤。培根的归纳法是欧洲归纳逻辑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为近代的“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基础。
8. 夸美纽斯认为学校组织形式分为( )四个阶段,分别相当于春、夏、秋、冬。
A. 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
B. 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
C. 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
D. 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国语学校
【答案】A
,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解析】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
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他以鸟儿选择在春天繁殖,园丁选择在春天种植为例,认为适应自然的教育也应该从人类的春天——儿童时期开始; 在一天之中,应该在早晨读书。由于自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学校组织便分为四个阶段:母育学校相当于春季,国语学校相当于夏季,拉丁语学校相当于秋季,大学相当于冬季。
9. 下列关于中世纪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波伦亚大学——意大利
B. 萨勒诺大学——德国
C. 巴黎大学——法国
D. 牛津大学——英国
【答案】B
【解析】A 项,波伦亚大学是在意大利的一所大学,以研究和传授法律知识著称。B 项,萨勒诺大学是在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的一所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是欧洲有影响的医学教学的研究中心。1231年得到政府的正式承认。这所大学一直以医学见长。C 项,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较早的、以神学著称的大学,位于法国。
D 项,牛津大学建于1168年,是英国中世纪的大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