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同等学力加试)之外国教育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西方近代教育中,依据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方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及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也是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集中体现。裴斯泰洛齐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卢梭提出了自然人的教育,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洛克提出了家庭教育重于学校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 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 )。

A. 《初等教育法》

B. 《基佐法案》

C. 《费里法案》

D. 《普通学校法》

【答案】A

,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解析】1870年英国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正式形成的标志。初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有:①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 ②全国划分学区,由经过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 ③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教育; ④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 ⑤学校里的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在英国初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

3. 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地方是其( )。

A. 创新性

B. 价值性

C. 规范性

D. 可行性

【答案】D

4. 关于中世纪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到14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等4个系

B. 在文科学习数年,学完“三艺”、“四艺”等课程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后,取得文学硕十学位

C. 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之后取得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士学位

D.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是记诵和话问

【答案】D

【解析】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到14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等4个系。学生在文科学习数年,学完“三艺”、“四艺”等课程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后,取得文学硕士学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之后取得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十学位。这就是西方学位制度的最早起源。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

5. 关于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人道主义

B. 古典主义

C. 世俗性

D. 解放性

【答案】D

【解析】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①人本主义。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 ②古典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 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 ④宗教性。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⑤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不包括解放性。

6. 在颁布时间上不属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文件是( )。

A. 布什的教育政策

B. 《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C. 《国防教育法》

D. 《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答案】C

【解析】A 项,布什的教育政策是在80年代后期推行的; B 项,《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是1983年颁布的; C 项,《国防教育法》是1958年颁布的; D 项,《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是1985年颁布的。

7. 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

A. 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B. 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 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D. 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答案】D

【解析】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了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

,其中包括《帝国大学令》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为《学校令》、《师范学

校令》、《中学校令》和《小学校令》。《中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规定中学是为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类。前者修业5年,由各府、县设置,归各府、县管辖; 后者修业2年,归文部大臣管理。高等中学分科,设有法科、医科、工科、文科、理科、农科和商科等,属于大学预科性质。

8. 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

A. “博爱互助”

B. “谋生济人”

C. “敬业乐群”

D. “爱国崇实”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的掌握程度。黄炎培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将之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

,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 所谓“乐群”,是指校训。所谓“敬业”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对于黄炎培,一次次考试的难度都在不停的加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