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认知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觉恒常性
【答案】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在视觉范围内, 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以及颜色恒常性。
2. 整体优先效应
【答案】当要求识别整体时, 局部特征的性质, 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 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然而, 当要求识别局部时, 整体特征的性质, 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 就会影响局部的知觉。这些结果提示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因此, 上述结果模式称整体优先效应。
二、简答题
3. 几岁时记忆保持时间最长?
【答案】对早年记忆的早期研究常常依靠内省报告, 并发现能够记得的最早事情发生在被试平均年龄为39~42个月的时候。另有证据表明, 10岁到30岁之间的自传体记忆能够回忆起来的数量最多, 记忆与偏好有关。
4. 激活扩散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如何预测启动实验的结果?
【答案】激活扩散理论由Allen Collins 和Elizabeth Loftus (1975)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
(1)激活扩散理论是建立在一个由简单联系相互连接而组成的复杂网络的基础上;
(2)在这个网络中, 特定的记忆分布在概念空间里, 并与其他有关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3)概念间联系的强度各不相同;
(4)激活过程在概念间相互扩散。
激活扩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启动实验的结果。在一个单词呈现后, 与之相关的单词或概念会变得更加容易通达, 甚至更远的联系也可能被激活, 因此才会出现启动效应。
5. 贝叶斯定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贝叶斯定理(Bayes’stheorem)是根据其创始人Thomas Bayes 命名的推理模型。其基本中心思想是:在事件已经完成之后, 某个假设是正确的概率依赖于:
(1)在事件出现之前, 该假设是正确的概率;
(2)如该假设是正确的, 事件可望出现的概率;
(3)如任何其他假设是正确的, 事件可望出现的概率。
应用这个公式可以确定概率在观察资料的基础上是如何变化的。贝叶斯公式的一个一般形式是:
在式中, H 和代表两个不同的假设;和分别代表事件出现前的H 和是正确的概率;E 代表样本或事件;
事件可望出现的概率;
6. 什么是短时记忆的特点? 为事件出现后, H 是正确的概率;是在H 为正确时, 事件可望出现的概率。 是在H 为正确时,
【答案】短时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
(1)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
(2)—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 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 大约为7±2个单位。
(3)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 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4)通过复述可以转化为长时记忆。
7. 计算机如何分析视觉形状?
【答案】计算机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分析视觉线条分析视觉形状:
(1)细条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使用大量小模板, 在搜索匹配物的时候, 小模板系统地经过每个物体。模板由正、负(有、无)两类传感器组成, 模板的每个单元或子部分都处于有或无的状态。待识别的形状能先转换成全部由线条构成的图形, 那么通过使用模板就可以确定线条的方位, 最终通过线条辨认来完成的模式识别。
(2)模式识别。原理及过程:①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系统的知觉硬件的一般形式是光电管组成的光栅或矩阵。这些光电管一般只有两种状态:开或关(即“白”或“黑”②进行字母识别任务时, 字母接受光电扫描, 并被被“转化”成二进制代码。覆盖在字母上的方格(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光电管)代码为1(1表示“开”或者“白”), 未覆盖在字母上的方格代码为0(0表示“关”或者“黑”)。然后计算机先判断数字代码和计算机内存中储存的模板的匹配程度, 在此基础上识别每个数字。
(3)特征分析。原理:计算机对复杂图形的识别并不是感知图像上所有的点, 而是轮廓中最典型的特征, 如线段、角度、弧度、反差、颜色等, 把它们从图像中抽取出来, 然后结合头脑中过去的记忆和有关经验和知识分析判断。
8. 双重记忆模型的证据有哪些?
【答案】20世纪60年代沃和诺曼(Waugh&Norman, 1965)借用了詹姆斯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 提出了两种记忆模型, 这使记忆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巨大转折。两种记忆说不仅使用詹姆斯记忆二元论思想把记忆区分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种系统, 还对这两种系统之间的认知操作进行了分析。
(1)实验证据——系列位置效应实验
①实验方法
Waugh 和Norman 探寻了存储于初级记忆中的项目的去向, 他们采用包含16个数字的列表, 以每秒1个或每秒4个数字的速率读给被试听。第16个数字(又称“探测”数字)是一个重复数字, 它先前曾在第3、5、7、9、10、11、12、13或者14的位置上呈现过。探测数字会伴随一个纯音而出现, 被试要以该数字为线索, 回忆该数字初次出现时紧邻其后的那个数字。一个典型的数字序列如下:79512938046370602(纯音), 本序列中, 正确的回忆应该是9(在数字2首次出现之后的那个数字)。在该例中, 在初次呈现和探测数字呈现之间共有10个项目会产生干扰作用。
②实验结果
无论是快速还是慢速呈现数字, 正确回忆率都随间隔数字或干扰项目的增加而减少。这表明, 正确回忆率并未因数字呈现速度不同所导致的间隔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
③结果解释
由于被试不知道将会根据线索提取哪一个项目, 他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于任何一个数字并对其加以复述。每秒呈现1个或4个数字, 其目的是确认遗忘究竟是由于消退还是初级记忆中的干扰。如果遗忘是由消退(decay )所导致的, 那么慢速呈现(每秒1个数字)的回忆成绩将会比较低;如果遗忘是由初级记忆之中的干扰所致, 那么在不同的呈现速率下回忆成绩将不存在差异。
④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干扰说, 证明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消退。
三、综合题
9. 当今采用哪些造影技术?
【答案】(1)CT 扫描
①计算机辅助轴向断层扫描技术, 是采用计算机从平面(两维的)的X 射线图像生成三维影
CT 扫描也可以提供显示脑部结构的静态影像。像的方法。扫描时, 仪器围绕头部转动, 用很窄的扇
形X 光束照射头部。在波束光源的对侧有灵敏的探测器记录。CT 扫描将X 射线波束进行180度的旋转, 对同一器官摄取大量“图像”, 并生成内部的断层, 或曰“切片”。这种图像式的断层称为断层图(tomogram )。
, 可以②一种更为精密的CT 技术, 即动态空间重构仪(the dynamic spatial reconstructor, DSR )
用三维空间的方式显示内部结构。CT 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普遍适用性, 但是相对来说时间分辨率比较低。
(2)PET 扫描
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对脑部所消耗的葡萄糖进行扫描。脑部活跃的部分需要更多的血流, 因而有更多的放射性示踪素汇集于脑部正在运作的区域。示踪素会发射射线, 射线能够被转化为可视的图谱。计算机将有关葡萄糖吸收量的数据进行编码, 在一张颜色编码的“脑地图”
上显示不同的活动水平。红色通常表示该区域活动水平较高, 蓝色则通常意味着较低的活动水平。
②PET 技术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但是难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因为其代价高昂, 而且记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