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01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如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 , B 为两个自变量,S 为被试),回答74~76题。
表
(1)这种设计是( )。
A.ABBA 设计
B. 被试间设计
C 被试内设计
D. 混合设计
(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
A.3
B.4
C.5
D.6
(3)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
A. 主效应检验
B. 相关分析
C. 简单主效应检验
D. 回归分析
【答案】(1)D
(2)D
(3)C
。 )
【解析】(1)该设计中不同的被试分别接受A 因素的两个水平的处理,属于被试间设计,而每个被试确都接受B 因素三个水平的处理,属于被试内设计,因此该设计方案是混合设计。
(2)A 因素有两个水平,B 因素有三个水平,结合起来组成6个实验处理。
(3)在多因素的方差分析统计中,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则需要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2. 研究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 )。
A. 形容词检表法
B. 时间抽样法
C. 情绪诱导法
D. 刺激反应法
【答案】B
【解析】情绪的常用实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刺激反应法和情绪诱导法。刺激反应法是通过外部的刺激与反应来推断个体的内部情绪,这种方法只能研究情绪本身,无法研究情绪变量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对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方法是情绪诱导法。
3.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
A. 顿悟学习实验
B. 位置学习实验
C. 系列学习实验
D. 对偶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用位置学习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顿悟学习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苛勒研究黑猩猩学习的实验。系列学习实验和对偶学习实验是艾宾浩斯用来研究记忆的实验。
5. 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A. 韦伯
B. 费希纳
C. 缪勒
D. 赫尔姆霍茨
【答案】B
,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
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6. 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差别阀限的是( )。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不变化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S-Z 作图); ②平均Z 分数法【解析】恒定刺激法的计算方法有:①直线内插法(S-P 作图,(将
P 值转换为Z 分数,这种方法比直线内插精确); ③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这是最为精确的方法); ④斯皮尔曼分配法(用次数分布计算,梯级间距够大时可用)
7. 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要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信息被知觉分析之后。这种注意模型是( )。
A. 衰减器模型
B. 反应选择模型
C. 资源分配模型
D. 过滤器模型
【答案】B
【解析】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还要对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8. 在用差别闭限法制作等距量表时,作为等距单位的是( )。
A. 最大可觉量
B. 最大可觉差
C 最小可觉量
D 最小可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