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低保证年金

【答案】最低保证年金是指为了防止年金受领人早期死亡而过早丧失领取年金的权利而产生的年金。最低保证年金分为两种:①确定给付年金,即规定了一个最低保证确定年数,在规定期间内无论被保险人生存与否均可得到年金给付; ②退还年金,即当年金受领人死亡而其年金领取总额低于年金购买价格时,保险人以现金方式一次或分期退还其差额。

2. 近因

【答案】近因是指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直接的、最有效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直接导致保险标的的损失,是促使损失结果发生的最有效的或是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近因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若引起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则保险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若近因属于除外责任,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当承保危险是损失发生的近因时,保险人才负赔偿责任。

3. 定值保险合同

【答案】定值保险合同又称“约定价值保险”,是“不定值保险”的对称。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财产保险合同。在定值保险合同的场合,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基础。在实践中,定值保险合同多适用于以艺术品、矿石标本、贵重皮毛、古董等不易确定价值的财产为标的的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海上保险等也多采用这种合同方式。

4. 补偿损失功能

【答案】补偿损失功能是指保险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的功能。

5. 后备基金

【答案】后备基金是应付自然灾害和其它意外事故而准备的财力,是积累基金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的是物资储备和资金储备的价值表现。后备基金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3)自保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4)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6. 赔偿限额

【答案】赔偿限额是指一张保险单所能提供的最高赔偿金额。赔偿限额作为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每次责任事故或同一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责任事故的赔偿限额,又可以分为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和人身伤亡赔偿限额两项。②保险期内累计的赔偿限额,也可以分为累计的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和累计的人身伤害赔偿限额。③在某些情况下,保险人也将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两者合成一个限额,或者只规定每次事故和同一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责任事故的赔偿限额,而不规定累计赔偿限额。

7. 危险

【答案】危险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危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确定性是指损失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及其承担的主体是不确定的。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危险固有的内在本质,危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性,危险是存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保险学中的危险指的是纯粹风险,即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8. 保险深度

【答案】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计算公式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二、简答题

9. 试述风险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并说明当代风险的特征。

【答案】风险演变的规律与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风险与社会经济因素协同变化;

(2)新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加;

(3)风险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4)风险导致的损失程度越来越高。

当代风险的特征:

(1)风险的跨区域性与全球化;

(2)风险之间关联程度增加,具有可转化型;

(3)风险成因日趋复杂;

(4)风险损失巨大。

10.与其他险种相比,出口信用保险有哪些特点?

【答案】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

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则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其特点主要有:

(1)不以盈利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出口信用保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开办出日信用保险业务的机构均开诚布公地宣称其经营目标是保护本国出日商的利益,为日商扩大出口提供安全保障。以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要求。但是,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并不意味着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小讲究经济效益。相反,出口信用活动中的高风险要求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严格控制风险,加强管理,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

(2)风险高,控制难度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是出口商的收汇风险。造成出口商不能安全收汇的风险主要是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政治风险一般包括买方所在国实行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汇兑; 买方所在国实行进日管制,买方的许可证被撤销; 买方所在国或有关的第二国发生颁布延期支付命令; 买方国战争、骚乱、暴动或其他非常事件等。商业风险通常包括买方无力偿还债务或买方破产; 买方收货后拖欠货款; 货物出运后买方违约拒绝收货或拒绝付款等。除了上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以外,由于出口商所在国与买方所在国分属不同的国家,彼此在政治、经济、外交、法律,以及经营作风、贸易习俗等方面相差甚大,由此造成买方违约的原因非常复杂。正因为如此,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仅出险的概率大,而且很难控制。

(3)政府参与的程度高。由以上两个特点所决定,出口信用保险是由政府支持和参与的一项政策性很强的险种。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和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财务上鼎力相助。为了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各国政府通过贷款、设立赔款准备金、票据贴现和再保险等方式,向出口信用保险注入大量的资金。

b. 规范经营和管理。许多国家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开办伊始或办理过程中,颁布专门的法律或有关政令,对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的宗旨、经营目标和方针政策、财务核算办法、机构、人员的设置及归属等都有明确规定,以便使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符合本国利益,达到支持出口的目的。

c. 参与重大经营决策。许多国家政府专门设立由有关政府部门,如外交、工业、贸易、中央银行、则政等官员参加的部际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批准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方针、地区政策和进行重大经营项目的决策。有一些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还需向国会提交年度财务报告并通过议会审批。

d. 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为了扶持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开展,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为此项业务提供了优惠政策。如免征一切税赋、赋予保险人较大的资金运用权限等。

(1)具有特殊性

出口信用保险一般承保商业风险,但政府支持开办的信用保险,比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除了承保商业风险外,还承保政治风险。还有一些特殊的出口信用保险会承保战争风险。

(2)强调损失共担

出口信用保险与其他保险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强调损失共担。一般来说,即使保险公司进行了赔付,但是投保人还是要承担一部分的损失,这个承担的部分在5%—15%不等。

(3)风险调查困难

与一般保险产品不同,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没有实际存在的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