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格标准

【答案】价格标准(或称价格标度)是指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

(l )作为价值尺度,它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 作为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

(2)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 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准确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答案】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或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是指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它的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这种转移是通过具体劳动完成的。转移的价值量,只是进入生产过程时原有的数量,决不会大于它。不变资本一般用字母。表示。

(2)可变资本是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工人拿去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新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格,剩下的另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可变资本一般用字母v 表示。

3. 世界经济一体化

【答案】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消除,世界经济在市场组织、运行机制、活动规则等方面进一步融合与整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生活的协调,要求在世界经济领域中有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建立相对统一的国际经济秩序,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协调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各种国际

经济组织、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区域经济组织乃至重要的国际经济会议,都是在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实现国际经济协调的组织形式和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有: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市场竞争激烈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4. 价值规律

【答案】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一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际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 而“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决定商品价值量实现的数量界限,这就是整个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1)它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5. 生产力

【答案】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中的这两个因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着。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越丰富,劳动技能就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生产工具就越先进,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6. 抽象劳动

【答案】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7. 资本周转

【答案】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周转速度指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的次数。所以,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种方法来表示。(1)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

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2)周转次数指在一定时问内(通常是指在一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揭示了时间因素对预付资本量、价值增殖、以及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等的影响。这些分析使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的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

8. 劳动过程

【答案】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工人是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为使工人的劳动合于自己的日的,就要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监督,迫使工人紧张地劳动,并节省生产资料的耗费。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因而劳动成果也就归资本家所有。

9.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答案】(1)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这个时间中支出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

(2)剩余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这个时间中支出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10.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答案】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是指在资本家监督控制下的雇佣劳动者进行同种操作的协同劳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或在互相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有组织地协同劳动。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协作,是指在没有固定专业分工的条件下,许多人共同进行同种操作的协同劳动; 另一种是复杂协作,是指即劳动者在互相分工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协同劳动。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比起单个劳动来,具有许多优点,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家利用简单协作的这些优点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所使用的是与个体劳动相同的手工工具,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低,与其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资本积聚量少,而且雇佣工人的独立劳动技能依然保持着,还未使劳动技能隶属于资本,雇佣工人仅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尚未完全被资本家控制。